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3-02-09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严峻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将出现新的更大的困难。从调研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剖析了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些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我国高校的迅速扩张,中国的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由此造成这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2010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630 万人,为本世纪初的六倍,到2011 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上升到 660 万人,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 680 万人,比 2011 年增加 20 万[1]。预计“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年近 700 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走入社会,使原来就已重负荷的就业问题愈显严峻。当前,如何指导“十二五”时期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促进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自 1999 年大规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由高校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造成了未就业人数的连年增加。进入“十二五”以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将达到 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2];再者,美国和欧元区的金融、债务危机,严重影响到本国、本地区及世界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产生激烈动荡,导致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一)国际经济处于低迷期。

目前国际经济的严峻形势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和欧元区的金融、债务危机引发世界经济的激烈振荡,使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低迷不振,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裁员,许多公司、工厂应对无力纷纷倒闭,导致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中国而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遭受冲击不可避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的就业受到影响最为明显。在此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就业岗位需求总量正在减少。目前,高校校园招聘量呈现减少态势,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少,但招聘岗位却十分有限,更有少数专业少有问津,预计这种状况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二)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

1.高校扩招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高等学校迅猛扩招,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993 年的不足 4%跨越式地增长到 2010 年的 26.5%[3]。短时期内毕业生成倍增长和劳动力需求的缓慢增长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体现在就业质量的恶化,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期,许多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补给大幅减少,即使需要补充,也从最少最优考虑。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成倍离校,涌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僧多粥少的严峻局面。

2.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高校发展过快,专业设置过多,除一些历史较久的省、部级高校外,许多新办高校都是通过升格成立的,无论从学校内涵、师资、设备及教育、教学环境,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完善过程。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招生数,许多高校在不完全具备开设某些专业的情况下,匆忙上阵,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有优质的质量。更有一些民办高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把办学重点放在如何获得更多生源上,忽视学生的在校培养。所以,与扩招前相比,除一些历史较久的省、部级和具有一定实力的高校外,部分三本、高职高专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质量有下滑趋势。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期盼值较高,部分毕业生质量下滑会大大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青睐度,从而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

3.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前几年较为热门但岗位需求量不大的专业,特别是文史类及开办成本较低的一些专业,许多高校都争先恐后地开办,结果导致三、四年后毕业生扎堆离校,产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许多毕业生不能找到对口工作,纷纷转行,所学知识在工作岗位也就不能真正得以发挥和应用。一些实用技术含量高,开办投入较大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类、数控技术类等,尽管社会需求量大,一方面开办学校少,另一方面也不受考生青睐,报考人数不足,高校招生量不大,导致结构性需求失衡。

(三)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现行制度与就业形势不配套。

多数大学毕业生仍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就有公务员招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据研究统计,生源地或就读在中西部的毕业生选择离开生源地或就读区域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或中心城市的毕业生。35%在中部就读的大学生选择向中心城市集聚,26%选择流向同层次城市。这与以往研究的发现一致,即中西部保留人才的能力弱,属人才净流出地区[4]。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现行体制与就业形势不配套。首先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无论从就业机会还是发展空间都比较好,对毕业生吸引力大;其次是现行一些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毕业生管理方式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通畅,岗位流动存在障碍,从而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另外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待遇低,发展空间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虽急需人才,但受编制等原因制约,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四)社会及家庭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占据了就业的主导地位,但就业制度的市场化和社会及家长求稳定、求体面、求地域的就业观之间不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毕业生家长希望子女能回到家乡,回到大城市工作,一方面担心子女在外受苦,另一方面家长可为子女提供较好社会资源,能照顾到子女,从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生活、薪酬上相对也有优势。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毕业生家长更愿意子女跳出农门,跨出家乡,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工作,期望子女一旦工作稳定和有一定经济基础后,能够来到子女身边生活。特别是现在大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期望子女有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一者可光耀家庭,二者可以老有所托,老有所依。所以,一旦子女选择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基层工作,家长都会劝阻,社会也会用另样的眼光看待。鉴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父母培养倾注的心血,许多毕业生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家长愿意,屈从社会传统的就业观念。

(五)毕业生自身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