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德高,身正,有爱,有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3-02-09

四、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创造和谐的学生主体关系。

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是否能够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个体能否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持有科学的学生观,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平等关系中的首席, 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同时也要适时合理的引导、启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

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缺点一味姑息迁就、无原则的表扬,这是不负责任的。当然, 时刻保持尊严与威信,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使学生感到难以接近也是不行的。这种做法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理,对学生冷若冰霜,动辄训斥, 一味的严厉、严紧也会压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合理、适度用爱心、责任心、耐心严格要求学生,就能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些年来我不断地在实践中尝试、总结、观察,事实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1.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简单粗暴或是放任不管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出来的孩子与在注重和谐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前者培养的孩子认为学习是粗糙的、机械的,没有任何兴趣可言的,缺乏爱心、责任心,甚至对孩子将来走上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的可能误入歧途。后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有教养的,乐观的,易于相处的,对孩子的终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和谐教育更能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学生学习的优劣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谐教育唤醒真正的人类心灵的巨人———即道德信念。使学生首先成为了大写的“人”,这是教育要达到的首要目的。同时,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愿望。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勤学,教育教学工作相得益彰,良性循环。

和谐的师生关系,孩子感受到的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真诚的民主、平等,必定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深入扎实的开展。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积极的感情投入,形成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上的这种“美妙的和谐”,必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让我们更新观念,走进新课程,充满爱心的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为创设美丽的校园,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更加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 初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

下一篇:师生关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