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转型:经验与问题

2013-02-04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摘要: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与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科技立国战略和研究生规模扩张紧密相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以多样化和高度化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目标,采取从内到外、从事前到事后、从政府主导到社会评估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由大学内部自我评估、第三方认证评估、法人绩效评估组成的研究生质量保障日本模式,标志着日本研究生教育进入到以多元化评估机制为基本方式的竞争时代。在新世纪,这一体系还面临着若干急需解决的矛盾。

论文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元化评估机制

研究生教育改革是日本进入2l世纪以来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把研究生院办成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是日本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重振日本”立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日本围绕研究生“人口”与“出口”两个基本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位类型、大学院体制、导师人事制度等进行重大变革,建立了与终身教育体系相联系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并形成了以多元化评估体系为基本特征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日本模式。

一、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日本社会人口结构特征变化,大学急需摆脱生存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少子女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1992年18岁人口高峰过去后,2009年高等教育进入到全部高中毕生时代,高等教育从“学校选择学生”进入到“学生选择学校”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的生源、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以满足社会成员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摆在日本研究生教育面前的新课题。正如日本大学审议会在1996年l0月《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审议》中指出:为了应对技术革新和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机会进人研究生院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企盼掌握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为应对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研究生院必须开放门户、整顿学习环境、提高教育与研究质量。

(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实现产业振兴任务紧迫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经迅速超过英、法、德等西方国家,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但80年代末日本经济陷入低迷期,以IT产业为标志的高科技领域与美国相比处于下风,日本70年代确立的“技术立国”神话破灭。经反思,人们意识到日本经济赖以重振的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出了问题。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21世纪的大学院(研究生院)与今后改革方针政策》报告中指出:“大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所有学术领域基础研究的中心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担负着培养研究者和具有高度专门能力人才的任务,因此大学院(研究生院)在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使命。”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以加强基础研究,多出一流研究成果,培养世界顶尖科技人才,是推进日本产业振兴、实现由“日本制造”向“日本创造”转变的战略选择。

(三)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迅速,质量问题突出

战后日本研究生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大学审议会在《大学院的飞跃性充实和改革》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研究生数和本科数的比率,比起其他的先进国家还很低。急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整备大学院”。扩大研究生规模成为90年代后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图2)。

从1990年到1995年硕士扩招5.5%、博士扩招5.4%,2000年到2005年硕士扩招10.3%、博士扩招3.1%。1991日本研究生数量仅为本科生数量的4.8%,2000年为8.3%,2005年达到10.1%,每千人口中研究生数也由0.8人增至1.62人,增幅大大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早在1977年,OECD发表的《关于日本社会科学政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日本的研究生院课程欠缺,教育内容陈旧,学部讲座制度僵化。”扩招后出现博士就业前景不佳的“博士过剩”现象。2003年日本共有145l2名课程博士毕业生,其就业率只有54.4%,在近l0年来降低了10个百分点。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转变中的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多样化、高度化的研究生质量建设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围绕“人口”和“出口”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前者主要目标是缓解大学的生存危机、满足国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弹性化”和“多样化”。具体措施包括:研究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学位授予标准的弹性化;研究生院设置类型和学位设置类型多样化等。后者主要目标在于摆脱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困扰局面和实现产业振兴,通过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引进科研补助金制度、创新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机制、加强大学的基础研究等措施,以培养能够活跃在国际尖端研究领域的精英人才,打造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高端化”和“高度化”。

(二)从事前评价到事后评估、从内到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大学建立了以《大学设置基准》为准则、政府规定统一标准并组织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文科省依据1989年新修订的《研究生院设置基准》仍掌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设置审批权,以及通过立法、财政途径对评估活动施加间接影响,具体的评估事务则下放给各大学和委托民间组织进行。1991年修改后的《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为提高大学教育研究水、完成大学的教育研究目的以及社会使命,必须努力对学校的教育研究活动等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检查、评估项目由学校自己设定”。这是首次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大学自我评估制度,为以后建立外部评估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