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3-01-30

2、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一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并不是每个学科章节都必须灌进德育,不好灌进的就不要牵强,与学生一起上好、学好学科内容即可。如体育课铅球的投掷要领等这样的内容就没有渗透德育的必要。而对那些确实蕴藏着典型教育意义的材料就坚决不放过。例如:化学中稀有元素章节,体育排球课等就可渗透德育内容:科学献身精神,民族自豪感,为国争光等德育内容。对那些可结合或不能结合的材料,视教学情况而定,但以不结合为好。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政治课、思品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这里要强调一点:“渗透”不是强加。所谓“渗透”,指一种事物(含情、理)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它有少量性、自然亲和性等特征。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就必须适量。

不可过度;要给人一种自然感,不露痕迹。量过大则喧宾夺主,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意义;矫揉造作,则师烦生厌。不能因为《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就大谈爱国主义,这样做也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失去应有的意义。

德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四、教学过程中的德育管理

l、制定德育计划

对全体任课教师经常进行有关德育工作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指导,使每位任课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廊负的“教书育人”的德育责任;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必须列入结合教学进行德育的具体计划;系(部)、教研室在审核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时,必须检查其中的德育具体计划(写入教案)。教务处应同时把德育考核做为期末教学考核中的一项。

2、探讨交流德育经验

要进行日常听课、教学检查、教学观摩等活动,检查、观摩任课教师结合教学有机地进行德育的情况,并给予评价;组织研讨各学科中进行德育的内容和加法,并形成系统和规范;组织交流和推广各学科中进行德育的好经验;表彰、奖励在德育方面做出优秀成绩的任课教师,进行正确导向。

3、合理安排德育课内容

把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与有关课外活动中的德育结合起来。如:把艺术课与课外小组活动、课外文艺活动结合起来,把体育课与军训、军事理论教育活动等结合起来,学院、系(部)要进行统筹安排,使之互补互促,达到整体优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师德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以至日常非教学的言行都能成为学生的表率,能为人师表,形成良好的“教风”。

总之,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探索渗透德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