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人格现状研究

2013-01-3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摘要: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南京地区8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中253名教师进行人格测量,结果显示,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现为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低聪慧性、低有恒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低实验性、低独立性、低自律性。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年收入水平、学科门类、学科等级、岗位性质的高校教师,其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论文关键词:人格因素量表:高校教师:人格评价

人格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概括性的心理特质.它决定着个体对社会和环境的认知和行为高校教师在大学组织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独特且非常关键的群体,其人格特征不仅决定着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更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他们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趣与效果。杨杏芳认为,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形成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人格特征的过程。而付亦宁提出,健康人格正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理想。谢作栩、何少颖等、分别对福建省福州市的高校教师人格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高校教师在多项人格因素上均与全国常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评价,有助于在入职筛选、继续教育以及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实证依据和有效途径。

一、对象与方法

为了使样本能基本代表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选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8所南京地区高校。各个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320份,剔除无效问卷67份,最后有效问卷为253份。运用自编教师基本情况问卷(主要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以下简称16PF)收集数据。该量表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出版由戴忠恒、祝蓓里编著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测量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教师人格特征的总体状况

结果显示,南京高校教师在B(聪慧性)、E(恃强性)、F(兴奋性)、C(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等11项人格因素中,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现为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低聪慧性、低有恒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低实验性、低独立性、低自律性。具体情况见表1

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人格特征与高校教师人格特点的经验相符.即相比其他社会成员而言,高校教师群体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工作中需要较为外向的特点。以适应学生、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要达成学术研究及属地活动中的独创性工作成果.更需要有不掩饰、不畏缩、以及敢做敢为的精神,能经历艰辛而保持毅力。低有恒性可能与当前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亦未能脱离于逐利的社会潮流有关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将自身身处高校的资源和优势转化为为自身谋取物质利益的平台和工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校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教师之间收入的失衡;再加上社会思潮对经济的重视,使教师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特征都发生了许多改变.逐利思想已经在思想和心理层面上严重损害了本体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大多较模糊。客观评估存在诸多难度。高校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机制很难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实绩进行全面评价.这亦导致了一部分教师表现出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