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3-01-18

我国是诗的国度,汉语是诗的语言。我国历代作家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追求音韵之美。大量的双声、叠韵、排偶、回文、反复、顶真、互文等语言修辞方式的运用以及平仄的考究,使文言文读起来或节奏分明,音调铿锵,或声韵和谐、气韵悠扬,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在《阿房宫赋》中,作者把平仄声调同四呼结合起来,摹声状物,赋声以形,以形传声,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如“二川溶溶”的“溶溶”既是平声,又是宏亮的开口呼,二者相重,乐音雄壮激越,铿锵亢亮,让人仿佛看到江河浩浩涌来,訇然作响;而“辘辘远听”中的“辘辘”既是仄声,又是细柔的合口呼,二者相叠,乐音急促轻柔,吟诵此句使人好像听到“辘辘”远行的宫车声,引发人们对宫车款款而行、宫女们翘首以望的情境的联想:等等。根据文言文的音律特点诵读,犹如含英咀华,能够在美的享受中更好地领会作品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既要抓住文言的“言”(字、词、句),又要扣住文言的“文”(文化、文学、文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品味文言文的美,感受文言文学习之乐。

四 培育民族情感,提升“乐学”境界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一时的、短时的“乐”积淀成深厚的、长久的“乐”,就应提升学生“乐学”的境界,变小“乐”为大“乐”,变小“学”为大“学”,把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苦读”与“乐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变纯粹的兴趣阅读为坚定的意志阅读,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1 培养自豪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马克思说:“人类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中华民族正是一个有着深厚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的古老民族。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阿·汤因比认为:未来属于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

世人如此崇尚中华文明,何况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呢?我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有如一条蔓延曲折的画廊,当你置身其中,定会陶然忘返。阿倍仲麻吕就因不解的“诗结”两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最后终老长安。

我国的戏剧起步虽晚,却使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惊叹:“戏剧之发达最早的,莫过于伟大的雅典和中国。”一生创作60余部剧作的关汉卿,早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近400年,其创作的《窦娥冤》已被列入世界十大悲剧。

远在先秦,我国就有了小说的萌芽。歌德曾感慨地说:“中国有千百种这样的小说。在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小说呢!”从魏晋志怪小说、唐五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小说最后发展到明清两朝,小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四大名著相继出世,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毫无疑问,能够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她们不仅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更具有永恒的人文价值。因此,学生应为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自豪,为我们民族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才会更主动、更认真。

其次,教师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是要有古汉语如训诂学、音律学等知识。教师只有对古文词语的训释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才能给学生的追问以满意的解答,才不会犯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文言文阅读的大忌。二是要有文学鉴赏知识。教材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教师必须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也是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如古诗词中涉及“柳树”、“长亭”“芳(青)草”等许多文学意象,这些意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教师应对此适当加以引申和强调。三是要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它包含着传统文化最深刻的秘密。如许多课文中涉及的座位朝向、乾坤阴阳、称谓年庚等,都包含了很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学中如不能准确捕捉,势必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举重若轻,给学生以深入浅出的指导,与学生一起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享受教与学的乐趣。

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树立“以生为本”的民主教学观,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建立,教学才会成为师生共进的助长器,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