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2013-01-17

“语言系于思维,语思相辅”,是语文教育界认同较普遍的一条语文学习基本规律。尽管哲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对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依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正常人的思维活动,必须凭借内部言语才能进行;思维活动的成果—思想,也必须凭借内部言语才能巩固和保持,又必须通过外部言语才能交流和传播。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离开思维,没有任何思想的寓托,语言就成为空壳,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另外,从种系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看,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有思维的历史远远早于有语言的历史。就个体的发展而言,耍儿在会说话之前就有了直观行动思维,这种低级形态的思维对语言的发生和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儿童一旦在认知基础上获得了语言,以具体表象为中介的初级形态的思维也就质变为以语言为工具的高级形态的思维。此后语言仍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会对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认知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规律昭示我们: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高度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程中,思维训练不能独立于语言训练之外,而要融合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之中。(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如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协调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已经创造了一些可贵的经验。如宁鸿彬老师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敏捷、广阔、深刻、周密、创造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借鉴。

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重语言形式和章法技巧而轻思维训练和情感培养的倾向,学生作文思路狭窄、思想肤浅、想象不丰富、思维不严密、缺乏创造性等表现比较普遏,障碍着写作能力的发展。“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这段精辟的话,值得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深加体会,着力解决。

五、“言意相依”律与语文新课程实施

“言语本于情意,言意相依”,是笔者概括的第五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言为心声。情动于衷而辞发于外。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形:口纳之人面对亲人倾诉衷肠,千言万语意犹未尽;笔涩之人给至爱至恨者写信,泊泊滔滔言辞畅达。《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们谈论的是诗,但是,以感情为根本,以言语作枝叶,以声音作花朵,以思想为果实的,不仅仅是诗,说话作文莫不如此。

不少中小学生怕写作文,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命题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学生的情感没有被触动。缺情少意,言语表达不可能丰厚自然,更不可能鲜明生动。学生作文造假现象普遍,编故事,说套话,唱高调,缺真情实感,少个性张扬。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作文的“立意”要求偏“高”,评分尺度不当。学生“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唯恐它是不那么高尚的;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唯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唯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唯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遵循“言意相依”律,在新课程实施中尤其要注意:作文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选题要恰当,要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要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少讲人云亦云的公话、套话,不讲虚张声势的空话、大话,更不讲矫情违心的假话。要多给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的机会。《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照此实施,作家邹静之曾痛心描述的女儿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的情形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言语表达训练还应该和思想情感培养结合起来,学作文要和学做人结合起来。《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评价“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真情实感”代替了过去大纲中“思想健康”的要求,这对于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有利。因为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看来,写好人好事、歌颂大好形势、抒发祟高情感,才算“思想健康”;写有缺陷的人物事件、不完美的社会现象、不良的社会风气,即使持批判态度,有真情实感,也往往不被认可。重庆蔡江县彩虹大桥垮掉之前,一位小学生在题为《彩虹桥要垮》的作文中写道:“桥上有的铁棒有裂缝,我看见了好几条。我觉得太危险了,仿佛马上就会落下去,眼前像地震发生一样,我飞快地跑下了大桥……”。这样观察细致、感受真切、个性鲜明的表达,却因为没有“用优美的词句去赞美”“美丽爹江的标志”而遭到否定。这让人联想起20多年前上海中学生写“大光明并不光明”引起的轩然大波。童真可贵,稚气可谅,写作功利化、情感伪圣化才可怕。儿童作文存在些片面和肤浅,是正常现象;即使流露一些消极乃至灰暗的情绪,也不必大惊小怪。这正是引导他们学观察、学思考、学做人的契机。

六、“学用统一”律与语文新课程实施

“言意源于生活,学用统一”,这条规律基于下面的事实:生活是言语和情意的发源地。没有生活,就失去了情意产生的土坡;没有情意,就失去了言语表达的根基。生活一情意一言语,是三者的流变关系。语文学习天然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有生活就有言意转换,有言意转换就有语文学习。听和读是接收他人的言语信息并通过译码理解其情意,说和写是将自己的情意通过编码转换成让他人能理解的言语。学语文其实就是在用语文,用语文也是在学语文,特别是对学生而言。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要把语文教活、学活,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要把语文教好、学好,还要着力充实学生的生活。这需要教材编写者、课程管理者、语文执教者的共同努力,以及社区和家庭的积极配合。《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建议吸纳了“大语文教育”的理念。2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大语文教育”,积极开展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次课程改革应该在总结和推广他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因地制宜,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特别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努力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衔接、学科间融合的新型语文教育格局,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