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乡村教育运动与远程教育服务“三农”

2013-01-17

在具体实践中,梁漱溟、晏阳初都强调“农民自觉”,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二梁漱溟提出:“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所以我们说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便是农民自觉。”晏阳初认为:“社会改造事业,没有千百万觉悟了的劳苦大众积极参加,是一定不会奏效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又说:“知识分子回到民间去,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教育农民,激发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自发自动的精神。”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就需要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他们都提倡知识分子下乡,与乡村居民结合,指导与帮助乡村居民进行乡村建设。1929年,晏阳初及其同仁举家迁往定县,形成一时传为美谈的“博士下乡”壮举。梁漱溟号召知识分子下乡与农民打成一片,并最终“使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

梁漱溟抛弃优越的都市生活来到乡村,以满腔热血和激情“解救众生”,结果却遭到农民的冷遇,甚至反对,心中不免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哀。他意识到自己未能代表时代的要求、乡村的要求,甚至与农民处于对立地位。晏阳初认为从事“人的改造”是解决中国整个社会的根本问题,希望从根本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几十年乡村工作的实践使他感触颇深:一个强加于人民的计划,即使其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会因为满足不了其真正的需要而宣告失败。“知识分子总是在考虑如何引导人类按自己预设的道路前进,总是在想自己与大众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做才能显出不同,却没有人去思考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伙’。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家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已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彻底摆脱“救世主”的心态,而这对当代从事远程教育的人尤其有着警戒意义。

对农民人格的尊重,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分子要真正付诸行动,走出书斋,走出机房,深入民间。有专家建议,将普通高校的力量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研究生在暑期进行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维护、技术培训和对农民作宣传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校教师、学生与电大配合起来,在课程开发、农村需求调查、新经验总结推广等方面共同设计一些项目,分步骤实施。只要政府支持,这些措施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乡村教育运动不仅有着先进的理念,平等的态度,也在实践中形成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这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计划的制定、教育模式的改革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一,深入民间,调查研究。晏阳初主张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时代、符合国情、为全民而有的新教育体系。为此,他号召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并协助平民解决问题。他始终把调查工作列在第一位,强调一切教育工作与社会建设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的事实与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在他的号召下,一批高级知识分子深入定县农村,进行了中国现代史上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社会调查,时间之长、内容之广,前所未有,最后由李景汉汇编成70多万字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为了使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并得到精确、有用的数据,他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社会调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并要照顾到农民心理和农村风俗等民间生活状况。”·晏阳初这一主张对远程教育服务“三农”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农民讲求实惠,自主性差,有的还相当保守,看不到效益就不会主动介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呈现空洞化态势,这些都是要充分考虑的。’因为纵然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先进的网络技术,有高水平的师资,若不通过调查获知农民的真实需要,那只能是摆设,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崇尚科学,注重实验。乡村教育运动创力、大量试验区,晏阳初的河北定县乡村改进试验(1929年)和梁漱溟的山东邹平试验区(1931年)等。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35年,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的实验区已达193处之多。为了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救国方案,晏阳初特别重视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生活中找材料,进行研究实验。他说:“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实验室,社会科学的实验也需要实验室,但这实验室不是在屋子里,不是在图书馆,而要在社会实践中,在农村里。”7’“,定县就是这样一个改造农村社会生活的大的“社会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里,晏阳初进行了农民教育、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卫生保健、县政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最后形成了四大教育并行,三大方式连锁实施,研究实验、人才培训、表证推广分步进行的完整的制度化的平民教育体系:目前,以电大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已经将系统功能向“三农”延伸,技术支持重心向“三农”下移,教学资源向“三农”扩展,服务功能向“三农”覆盖,但在全面推进、遍地开花时,切忌盲目,不能缺少试验这一中间环节。

第三,形式灵活,模式多样。在充分尊重农民人格的基础上,要积极组织发动农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他们采用三种方式对民众进行教育,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学校式就是采用平民学校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组织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平民职业学校、平民大学等;社会式是以高级平民学校或平民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使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这当中“毕业同学会”的组织和活动发挥着巨大作用;家庭式就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使家庭中的老少男女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分别有户主、主妇、少年、闺女、幼童五种组合,这种方式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使家庭社会化,增进家庭的社会责任。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但学习者依然需要各种组织、需要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