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中国文化研究的反思与综述——以“五四”北大传统和近年来《文化概论》教材为例

2013-01-15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有关中国文化研究的反思与综述——以“五四”北大传统和近年来《文化概论》教材为例

论文关键词:文化热;雷同;缺失;使命意识

论文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文化角度切入对中华传统研究一直是热门的且持续有前景、有潜力的学科。但近些年来《文化概论》作为学科,一方面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又越来越起不到著作者期待的作用,到哪里去找寻其原因?在此分析近年来文化概论的著作者的定位来探寻中国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一词的定义比较多,“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切入点也因此比较多。长期以来我研读、讲授《中国文化概论》,主要就想本着这种思路,即从文化角度来深挖中国的地负海涵,从文化角度来概括华夏精神及在各领域、各时期的体现。所谓文化角度我以为从本质上说就是“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而“文化概论”我认为它的使命即在于尽可能扩大到天人关系框架来把握中华总特征或总的精神风貌及历史变迁的总特征。

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我首先考查了“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状况,我发现近代以来又特别是近时期以来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历代以来文化虽然千变万化,但各代最终无不是在结合着自己时代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这一法则及特点历代如此,近现代以来归根结蒂也是如此,这一点也是最值得肯定的。

(2)从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等一代学人虽明确以“文化”命名对传统研究的这一领域与思路,但鉴于当时破碎的华夏背景,他们把主要注意力要么是放到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上;要么纷纷用所谓的“科学”观念解构传统文化中的神圣性;要么继续步乾嘉后尘,把目光紧锁到考证之上。这几个方面可以说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早些时文化研究的内容,并对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认出现所谓“文化热”,此曾被许多学人命为“寻根”,此寻根表现形式虽多,但最终平息下来,只能以“热”结巢。推想其原因在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化进程的深人,华夏士人普遍期望重建一种价值尺度来规整纷涌而至的各种西方思想。期望找寻到中华思想在此中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经济上的富裕,海内学者虽然还有浮躁之气,但更平静地、更从容地在自己领域以自己的学术来融炼传统文化的大氛围应是一个趋势,这样一来,无论是态度上还是学术品味上均于不知不觉中在发生变化,以至于出现一系列喜人景象:海内外一再出现名师、名著,许多学人不仅是在成就上,更是在境界上呈大家风范,使文化学更成熟。对文化意蕴的挖掘更专门以至进人到了一些幽僻、专门的研究领域。可喜的是,学人更主动“从有什么、是什么、到为什么”(梁思成语)等,在几个层面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特征呈于世界。

总的说来,学人们在用够了“热”来理解文化,用够了“后现代”等词来对当代进行迫不及待的陈述后,更多是以更从容的姿态沉下来,更积极主动主体化地在拾缀着中华本有的文化深沉厚重与本身所具有的自在与魅力。

以上是我对五四以来的中华文化研究传统暨近些年所呈特色所进行的反思。除此之外,关于文化、文化研究我还发现两个现象:

第一,我越来越切实感到近些年我们国家的从上到下,从众多的国家建设立项到各项事业的评估,其标准、其思路均从容地,亦越来越明显地含融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出台,比如江泽民所倡导的“与时俱进”,胡锦涛所倡导的“以科学世界观建立和谐社会”均如此,均具这方面意义。

第二,作为一名文化概论的专任教师,近些年来在接触此类众多教材及专著时,头脑中形成不少困惑,我所困惑的有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海内近些年出现如此多的专著?为什么此类著作风格又如此雷同?中国文化概论为什么一直引不起读者振奋,它应当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起到“合为时而作”干预时事的作用,起到启发中华士人使命的意义,并与老辈学者相呼应。

首先,为什么这样多?我认为依照马克斯·韦伯观点,此即是意味着中华民族进人到综合国力发展的第二阶段,亚需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新变。

其次,为什么此类著作风格又会如此雷同?我认为首先所透出的信息应是:从什么角度切人对华夏民族精神的开掘我们还没有形成共识;在什么意识上感悟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亦尚没有认真深刻地反思过。

再次,所谓雷同主要是指我们经常把传统文化说得浮浅、支离、史化、知识化,以至于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书之中,内容庞杂,包罗万象,思路却单一;一书之中内容极丰富,思想却缺失;一书之中内容展开在五千年长廊上而思路却只在一个历史平面。而又由于上面这几个方面原因,以至于经常给我们的感觉是文化概论经常象辞典、象掌故集,思路极零碎。比如张岂之等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谭家健的《中国文化史概要》(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等影响面很宽的书即如是。我曾经概括张氏所编书,其缺憾至少如下:面面俱到、史论不分、不知所云、一盘散沙、语言迟钝、缺乏灵气、缺乏文化含融。总之,知识味过浓,而导人思索却缺失。

不必讳言,上述此类著作并不是没有创作目的,我想要说的是他们对日标的设置、裁定过于知识化,没有把民族精神的挖掘、民族命脉的把握突出来,也即没有把“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等命题突显出来。我们知道,关于“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有一个经典定义,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原始文化—关于神话、哲学、宗教和风俗的研究》)据这个定义,我们说中国文化应是中国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而所谓整个方式,是指一定的自然观念、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的整合,并由此升华而成平常日用的精神底蕴和人生价值取向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