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式微与成长

2013-01-15

教师富有生命力的“教”,不仅仅融合了自己对世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和人生实践的切身体会,而且能对学生发现美和个性形成提供方法和支持。然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却往往忽视自身的体验,把审美体验式的生成性教学理解为“学生单边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了自主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自身角色的迷茫。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也无从彰显。

3.学校标准化的教学管理阻碍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生成

学校标准化的行政教学管理模式导致教师教学创造性无法找到生成的路径。新课改是一场针对课程与教学的内部改革。这场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几乎没有触及,而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现有的“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单向行政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统一和服从,以组织的科层制为核心,对每个人的权力义务都有细致而明确的规定,不允许个人随意扩大行动的阈值。在科层体制中,个体的行为过程被简化为一系列的命令一一服从过程,个人被严重地物化与原子化。”教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黄牛”,只顾埋头辛勤的工作,却无法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无法实现自己对教学的超越。比如,考虑新课改的教师适应性问题,许多中小学仍旧盛行“集体备课制度”。在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环境下,这种制度对一些教师的备课确实有帮助。但是集体备课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师。教学思想、重难点处理、教法学法、训练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的要求也让许多教师无法展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无法承担“课程开发者”的角色义务。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组,必须按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这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一刀切”做法自然不止于此。新课改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极少关注,使得教师在这种标准化的管理下,逐渐失去自己的灵性,逐渐在“集体大于个体”的思维下“得过且过”。教学成为了服从管理、疲于应付管理的手段,教师教学创造性逐渐缺失,教学个性成长的动力也逐渐衰竭。

4.单一的、线性的教师评价现状压抑着教学的自主性

新课改主张改变原有单一、量化的评价模式,实现多元、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但考试升学的压力、社会对学校的压力让现有的教师评价现状仍如同“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照某种抽象公式性的条例办事的审判官”。学生分数、升学率、通过率、优秀率、排名依旧是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每年学校评比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唱主角的注定是那些班级成绩优秀、升学率最高的老师。量化的数字在直观的、单向的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如同遥控器一般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当客观的数字成为了评价教师的主流时,教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围绕着那些让人心动的数字展开,他们想方设法的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如同机器一般做着重复的工作,因为流水线的“生产”带来的是效率,是“高合格率”,是决定评价好坏的“通过率”。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机械工人”的角色,尽可能的把“更多的知识”塞到学生的头脑里,学生也成为了“机械工人”手中的“物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情感的投入,没有自我的加工,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作为社会职业者在课堂中展示的只是工具性角色的一面,其情感角色被遗忘,从而导致教师生命本真的歪曲,教师的情趣、爱好、个性等被严重遮蔽。”嘲教师教学成为外在压力下的被动教学,缺乏教师自主的思考,课堂教学也因此缺乏生命的活力。

教师教学主体性的失落、教师教学能动性的枯竭、教师教学创造性的阻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压抑成为了当下教师教学个性式微的主要原因。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却有一种忽视教师主体的倾向。但“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完善的过程”。“教师是工具还是人往往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学个性发挥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个性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形成。所以说,教师教学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

1.新课改的实践要有教师主体性回归的意识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逐步培养并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新课改中“学生一边倒”的倾向是对以往“教师中心”的矫枉过正。只有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主体性,教师才能带着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发掘自己的潜力,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人。

教师主体性的回归是新课改中教师教学个性成长的前提条件。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我”与“你”的关系,实现教学情境下的对话。只有这样,教师的生命价值才能够充分的展现,教师教学个性才能在自由的空间中生成。教师主体性的回归也更容易使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知识的传声筒,简单的教书匠转变成学生心灵停靠的港湾,能够“为学生彰显不同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这也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不谋而合。

2.教师自己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理解”、“体验”

教学能动性是教师教学个性成长的不竭动力。新课改中的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他们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力军。教学的过程本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唤起,是双方个体生命价值的展现。教师对新课改一些理念的理解偏差,使教师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适应、理解新课改的理念,不应该想当然的把“促进学生发展”理解为“学生的单边活动”;不应该简单的把“体验”、“生成”看作是学生的专利。“无为而治”的教学会让教师失去教学的动力,教师也会放弃自身的能动性,不愿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风格。教师教学个性当然也无从谈起。所以说,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新课改,主动的适应新课改、体验新课改。这是教师保持教学能动性的关键。在适应的过程中,教师能保持着对教学的激情;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自己生命的美,都为教师教学个性的成长提供了动力支持。

3.尝试运用开放、弹性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