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排除

2013-01-14

中小学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尚未把健康教育摆在正确的位置,“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没有正真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忽视健康教育的现象更为严重,近几年来,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精神负担难过重,而导致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恰当的思想品德教育,医务监督,心理保健指导及家庭教育等途径来改善。但不能忽视体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自然,效果也最明显。因为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是练习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锻炼人的性格,磨练人的意志,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激发人的进取心,激励人奋发向上和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

2.5讲解示范要有感染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起主要作用,教师要以益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主动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障碍,课堂上是师生交流畅通无阻,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赖的感觉,达到“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讲解言语要简练、清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能引起学生的丰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示范动作舒展大方,准确到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在练习中,有意识让那些瘦小的动作完成较好的学生示范,当这些学生较好的完成某些技术动作时,能很快消除其他学生的心理忧虑,大大地增强了完成动作的自信心。

2.6改进教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置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就难以渗入科学的理念。为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完成由‘演员’到“编导”的角色转变,正真把学生作为主角推到前沿使他们敞开心扉,尽情发挥。将其所长、所求、所苦、所乐都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在通过引导和培养,展期所长、补其所短、强其身体、满其情志,促其向着“完全人”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适者生存已是不变的法规,体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加注意外,教师更要强化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竟争的学生,应着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用“你能行“你这方面不错”“你可以做的很好”等语言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对于那些敢于表现自己,属于挑战性的学生,一方面要允许他们“露能”“冒尖”允许他们独劈径蹊,大胆创新,同时还要人为的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他们禁受一些困难和挫折后再达到目的,使他们能够在积极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集体或他人的帮助,增强群体的竞争能力,将快乐教学尝试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评价意识。

2.7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