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1-14

2.2利用教材中的图像,通过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挖掘有效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教学插图或图片,激发想象和创造。在学习中国古代民族史的时候,就可利用课本插图或其它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人物特征、服饰、用具等)一想象,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获取信息形成认识,培养创造思维。(如当我们面对一皮毛衣饰、手握弓箭、骑马草原的人物时自然就会联想到北方游牧民族),还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时可以通过学生对驮辎重过河的鸭子、当孩子玩耍的马克……的细心观察、分析、想象就可把这些漫画和德国兵进莱茵、经济危机和鲁尔危机等历史联接起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都可通过学生的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来把握和感悟历史实际,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展视野、激发创造。

2.3利用多媒体,更能拓展视野,激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给学生以声像具动的、图文并茂的、新颖的、真实的画面,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史料以教材重、难点为依托,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被大量引入中学历史课本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彰显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以课本所选史料为本,做到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目的,新世纪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的对象即教学的主体的每一个学生在个性、思维、阅历、知识、兴趣、经验多个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观念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存在差异的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否则对有些学生可能就成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不断创设情景或进行方法导引,使学生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促进自己全面的发展。而要促进学生自己不断发展,除了前述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方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前备学法,课堂授学法,课外辅导学法),使学生自主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在自己自主的活动中不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发现一分析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独创精神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