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边疆教育研究

2013-01-14

民族学家李安宅在抗战时曾担任教育部视导员,曾于1941年对四川、西康、甘肃三省边区教育情况进行视导。他对边疆教育行政、边疆学校教育、边疆社会教育、寺院教育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写出了专门的报告书,对川、甘、康、青四省交界地区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提交给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

1935年,西康成立建省委员会,到1939年以前,西康建省委员会在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方面多有表现。(一)师范教育方面:1.训练藏族师资,在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内附设藏族师资训练班一级,招收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修业一年半,毕业后分配到各学校服务。2.训练义务教育师资,为推广短期义务小学教育,对考取或曾任小学教师及简易师范的毕业生,训练4个月后,分到各县短期义务小学任教。(二)初等教育方面:1.创设省立小学,在康定、沪定、丹巴、九龙、甘孜、瞻化、巴安等7县各设省立小学1所,另设藏族小学s所。2.设立短期小学,在康区18个县中先后设立短期小学70所,毕业年限由1年制改为2年制,为将来学生升人县立小学及省立小学作准备。

1939年,西康正式建省,西康的边疆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西康边疆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类。(一)学校教育方面:1.高等教育,在西康筹备和建立省立西睡五明学院,校址在康定,这是研究佛法的唯一机构,以“沟通汉藏文化,配合康地政教,弘扬佛法为宗旨”。2.中等教育,设立康定中学,招收高初中学生。同时继续在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内训练特殊师资。3.小学教育,1939年3月,在理化、定乡、稻城、得荣4县,增设省立小学各1所。开始筹办白玉、石渠等县的省立小学。(二)社会教育方面:1.广设民众学校,康属新设民众学校40所。2.巡回电化教育,1939年3月,教育厅电化教育队从康定出发,经过康北、康南巧个县,巡回放映电影及广播。

四、结论

综观民国时期西南几省的边疆教育,虽然都称为“边疆教育”,但是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各有不同,各代表不同类型。梁欧第先生将其分为:西康的边疆教育可称为学差教育(老百姓认为让小孩读书是当差),四川大小凉山的称为课罗教育,贵州的边疆教育称为异化同化教育(由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教育是异化教育,由中央和贵州省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民族教育称为同化教育),而云南的边疆教育与国民教育趋同。

总之,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对于开发边疆,培养边疆人才,提高边疆人民的文化,改善边疆人民生活,加强各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综观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西南几省中,“川、滇、康三省,因为经费人才较充裕,边疆教育成绩较好”。民国时期“厉行尚同运动,务使全国任何宗族逐渐趋于一种信仰,一种文字,一种语言,一种习俗”,当时的政府认为边疆教育是一种有时效性的教育,它的“最高的目的在于求本国境内各族人民文化现象之统一”,一旦“达到国内文化现象之统一,各族情绪之合一,中华民族之永固”(国民政府内政部:《边疆教育政策草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十二全宗(2) 1431卷)时,即是边疆教育时效消失的时候。可见,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同化。

当然,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起步较晚,1929年以后才开始,最初主要针对蒙藏地区,西南地区的边疆教育受到重视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后。二是边疆教育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内地所通行课本,使用的是汉字,内容与边疆同胞的生活相去甚远,以至于当地政府要求学生人学,被认为是政府的逼迫。如民国时期,西康人民误以为送子弟人学是“当学差”,亦名为“娃娃儿差”,极感痛苦,“迭次向政府陈请豁免或减免充学差的名额,甚而有些人家不愿其子弟当学差,而出资请人顶替。”(柯象峰,符气雄:《西康省边民教育之研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五全宗12454卷。)三是由于边疆教育尚在草创时期,西南几省边疆学校的设置以师资培训和初等教育为主。四是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教育后来出现两种倾向,第一,边疆教育本来是独立的,经费及学校都应独立,而西南各省边疆教育后来逐步走上与国民教育合流的道路。边疆学校被裁撤,并人国民教育学校,经费依附在国民教育经费下开支,使边疆教育不能大力发展。第二,边疆教育有从特殊走向普通化的倾向,边疆教育有其特殊性,为了边疆教育而设有研究、设计及师资训练种种机构,然而,20世纪40年代后,这些机构逐渐趋于普通化、一般化。如国民学校的设置,特殊训练机构的撤消,就是实例。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