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边疆教育研究

2013-01-14

同时,鼓励边疆青年到内地学习。边疆青年有的进人上述专门的蒙藏学校或附设的蒙藏班学习,有的进人内地的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国民政府令地方选派边疆优秀青年,就学于内地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

三、西南各省的边疆教育

在中央的倡导下,西南各省政府也十分重视边疆教育,积极推行边疆教育。西南各省都依据上述的方案,或计划,或纲要,设立边民学校,招收边疆青年,对于来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优待。

云南民族复杂,边疆各地语文、宗教及生活方式均有不同。云南省为唤起边疆同胞的民族意识,使其增强国家观念, 1931年3月,颁布了《云南省政府实施边地教育办法纲要》29条。1935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拟具、公布《推广边疆教育计划及实施苗民教育计划》、《边地简易师范及小学设学概要》、《云南省设置省立小学纲要》、《夷民学生待遇细则》等。

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师资,云南省决定在省立昭通中学内附设边地师资班,以训练少数民族师资为目的此外,先后设立省立双江简易师范、宣威乡村师范、大关简易师范(1940年改为大关乡村师范)、佛海简易师范、蒙自师范学校、个旧简易师范学校、广南简易师范学校、思茅师范学校、保山师范学校、鹤庆师范学校、永胜简易师范学校、镇南师范学校、大理女子师范学校、景谷简易师范学校等。

从1935年起,云南省先后创设中甸、维西、兰坪、镇康、澜沧、南娇、六顺、车里、江城、金平、德钦、碧江、福贡、贡山、宁菠、耿马、沧源、临江、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师宗、永胜、丘北、龙武、河口、华坪及环州(武定县)、圭山(路南县)、炎山(昭通县)、黄草坪(巧家县)等34所省立边疆小学。1941年后,由于收支系统变更,经费紧缩及战争等因素,云南省立的34所边疆学校发生变化。除师宗、圭山(路南县)两校为鼓励当地少数民族子弟人学,继续办理外,环州、永胜、丘北、炎山、黄草坪、龙武、华坪等7所学校,因为当地学校已具规模,为配合国民教育的实施,均划归各地方办理。宁菠由于环境特殊,暂行停办。1942年,日寇侵略滇西,多数边区陷于战时状态,办学困难,遂将澜沧、沧源、车里、南娇、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镇康、河口等12个学校暂时停办。1944年,滇西沦陷区收复后,依照计划及斟酌各地情形,于1945年春季,恢复了沪水、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等7个设治局的省立小学。

贵州早已设省,与普通边疆省份不同,如果就地理、政治而言,贵州并非边疆。但贵州少数民族约占人口的1/6,散布于黔省各地。因此,贵州作为边疆更多是从“文化”角度出发。

1935年春,蒋介石到贵州,提出在贵州教育经费内每年至少拨出1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教育经费,贵州边疆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同年,贵州省教育厅成立特殊教育委员会,专门管理民族教育。

1936年,二十军军长杨森到贵州,从昭通到石门坎,选苗族青年数人送人(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读书[}z}。杨森提出同化苗夷的工作,主张凡部队驻军地,接近苗夷的地方,均须实施短期教育。1936年,杨森驻军安顺,以兴办学校,启发民智为己任,与当地绅士杨庆安等组织安顺苗民文化促进委员会,设一、二、三中华小学(针对石门坎教会的光华小学),并设中正夜校及中华民众学校,经费由二十军拨给。后因抗日战争开始,二十军开拔前线,学校移交给县政府,又因经费无着落而停办。

20世纪40年代后,贵州省教育厅拟定了《贵州省边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并于教育厅下专门设立了边地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贵州边疆教育事业的最高组织机关,规定在边民聚居的县政府设立边民教育促进委员会。1946年,贵州省政府制定嗒加强边胞教育办法》,关于教材之编纂,边胞学生的优待,师资的培训,习俗的改良等都详细列人,内容十分丰富。

贵州的边疆教育主要是设立师范学校及省立边疆小学。1936年3月,为培养少数民族教育的师资,贵州省政府成立省立青岩乡村师范学校,到1939年,校址迁到榕江,改为国立榕江师范学校。fa7同时,于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贵阳、黄平、荔波、台拱、关岭、威宁、安南、丹江、水城、定番、八寨、罗甸等12县分设省立小学12所,专招少数民族学生。另外,还办有部分短期小学。

1938年,贵州省政府在青岩成立了贵州省地方方言讲习所,第一期收容约50名学生,半年后毕业,主要以研究苗夷语言,辅助推行政令为任务。但由于诸多原因,第二期不能招生,后来交给省训练团办理,改为方言讲习组,但无成效。

1941年,贵州省在台江举办国民教育师资训练所,从镇远、铜仁、都匀三个区中少数民族较多的县份招收学员,以培养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为目的。该所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公费待遇。1944年夏,此训练所迁往炉山县属的凯里镇;改为炉山师范学校,校长由少数民族人士吴修勤担任。

川康的边疆民族教育开始于赵尔丰担任川滇边务大臣时,鉴于力l滇边疆民族,急需开化,奏请在四川省宁属设立“化夷学校”100余所,每所招收少数民族学生50 -- 60人,边疆教育收效良好。1929年,四川的宁属8县设立宁属垦务局,附设有初等小学性质的“化夷学校”,约有夷族学生30一40人。后因为垦务局撤消,“化夷学校”随之停办。1931年,宁属驻扎屯垦军,创办宁化学校,由夷族青年曲木尧负责主持。后由于种种原因停办。

四川各县的少数民族教育计划中,提出:“凡边境接近夷区的县属各学校,尽量招收夷族子弟,予以较优的待遇,并由附近夷民之团丁,切实劝导其向学,以期同化;并计划设立短期义教于附近夷区之地”。依据教育部《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计划》中在各边疆省份酌情设立普通小学川的要求,四川省决定在宁属、雷波、马边、屏山、松潘、愚功、波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酌设普通小学若干所。西南夷族文化促进会执行委员岭光电、王奋飞等呈请行政院,“请求规定待遇夷族学生章程,补助夷族私立学校办法,并令中央政治学校在各夷族集中地区,筹备政治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