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以幸福观教育为取向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013-01-14

近年来网络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我国网民总数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中国目前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是属于l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重要地位。《第l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达到31.1%,其次是本科(25.8%)和大专(23.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为28.5%。在校学生上网人数超过90%,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一份调查显示:有31.4%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大学生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_l另一份调查显示:1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22.4%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10.6%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35.1%的大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16.1%的大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大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直接影响到了网络的建设,而且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融人幸福观教育,改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错误认识,使每个受教育者都乐于去接受教育,从内心体验到愉悦和由衷的幸福感,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实际状况所必需,对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幸福观教育是抵御网络文化消极性所倡导的

网络信息的消极性现象主要表现为文化霸权和信息污染问题。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以上,法语内容占到5%,中文估计只占千分之几,而有限的中文信息大都还不是中国大陆人制作的,西方国家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制高点”,可以控制国际舆论,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倾销”它们的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网上信息传播的非地域性,带来了无数的信息垃圾,并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如:网上黄毒泛滥,大量黄色的文化垃圾涌人中国;“法轮功”之类网站,也利用网络大肆传播歪理邪说。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失去了地域的屏障,恶意的政治信息也开始直接侵袭他国民众,电子空间中国家间、地区间道德和价值的冲突加剧,维持国家观念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增大。同时,我们还面临国外先进网络技术和异域文化的巨大压力,无论在数量、更新周期、内容丰富上,还是在手段的多样性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西方文化正是利用它的语言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大量倾销它的价值观念,网络信息的消极性现象一时难以消除;但是,幸福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有效地抵御和识别消极信息,起到预防作用,这也是我们能做的。

二、幸福观教育具有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内在契合力

道德在依赖外在力量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外在的体验来实现。幸福观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具有内在的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