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

2013-01-11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客观地反映了英语国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印证了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着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导向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讲授英语的全过程中,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出能流利,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语言人才。该模式符合我国当前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对中国学生而言,汉语文化已塑造了他们特殊的东方语言认知模式。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记。中西方两种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会使双方获得相得益彰的认知效果。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正确识别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通过深层次比较,找出人类文化的共同根源,并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其次,文化并非抽象笼统的概念,它蕴藏于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对话、篇章乃至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初学者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超语言层面上的种种困惑,当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后,英文的行文模式,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素又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成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通过比较,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于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最后,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与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方法是并行不悖的。它能使师生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清醒认识中,主动避免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的方向性错误。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其语用能力的过程。现代语用学认为能力由两部分组成: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误认为英语学习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于是他们苦背词典和语法书,然而,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获取语言知识不能过分依赖书本而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交际模式的培养,引入文化教学,使语言知识与语用规则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行为模式中,这主要依赖于对目标语的文化意识和合作态度上。同一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持不同母语的人表达同一事物时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等,都可能构成干扰因素。因此,利用文化导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容忍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2文化的主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