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电影《功夫熊猫》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3-01-11

就拿最基本的称呼语来说吧:我们在将汉语作品译成英语时,常常将某些称呼直译成英语词,如“王老师”,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译为teacherWang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正确的译法应该是Mr/Mrs/MissWang。中国文化讲究长幼尊卑,年龄、经验、师长是权威的标志。而在美国或其他西方社会,因其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东方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思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英美国家的人们追求自由、平等、随性,在称呼语上越来越愿意直呼其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在称呼年长者及他们的父母亲时都直接用他们的名字,这对讲究礼貌礼仪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电影《功夫熊猫》,我们不得不赞叹影片制作人员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了解,十足的中国文化气息从影片开篇就做到了极致,该片的一大亮点就是对诸多中文发音的原样保留。比如“shifu”之“师傅”“wugui”之“乌龟”、“tailang”之“泰狼”这样处理无疑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如果我们把影片中的师傅一词译为“master”就带有主仆关系的味道,不仅不能体现中国人尊师重道悠久历史文化,甚至还可能引起误解。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有时也会产生误会。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罗马有一家鞋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道“Shoesfo streetwalking.Comeinnadhaveaift.”以此来招揽懂英语的顾客。这个牌子引起了许多懂英语的游览者的注意,他们聚在店前,不是看橱窗里所展出的商品,而是看牌子上的字,看后都哈哈大笑。店主是意大利人,会说一点英语,但他不知道streetwlaker不是“逛大街的人”,而是“在街头拉客的妓女”,tohaveafit也不是“试穿”,而是“勃然大怒”。过路人看了这块牌子自然觉得滑稽可笑了。可见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话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讲授语言知识结构,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作用,外语课成为教师的讲演课,不利于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结果许多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却常常犯语用错误。学生如果对所学语言的相关背景知识、风土人情、社会价值观等知之甚少,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更谈不上用它来进行有效的交际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英汉两种语言的“貌合神离”词语,例如busboy是指在餐馆中收拾碗碟、擦桌子的杂工,并不是指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busybody相当于汉语中的“爱管闲事的人”,而不是“大忙人”。

文化的差异还可能导致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在中国具有贬义的词项,在英语文化中可能具有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