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

2013-01-10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论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

〔论文关键词〕教学 合作学习 伦理

[论文摘要〕教育伦理学视闲下的合作学习研究,旨在通过对合作学习伦理品性的分析彰显其伦理价值。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它力图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合作学习的关注从“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个体”的发展,从“方法”的运用转向对“目的”的思考。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许多问题随之产生。本文尝试在伦理学的语境下审视合作学习,以期发现解决问题的一条“林中路”。

一、合作学习的伦理诉求

为什么要从伦理学的视角来透视合作学习?换句话说,对合作学习的关注为什么要以道德为切入点展开?从伦理学的视闽来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又是什么?这样一种追问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于以一种哲学的方式来反省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伦理的审视:一种必要的研究视角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学派曾指出学生可以从互教中受益;大约在18世纪初,英国传教士A.贝尔和J.兰卡斯特广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19世纪,合作学习观念传到美国,在教育家F.帕克(F.Park)和J.杜威( J.Dewey)的积极倡导下,合作学习教学法兴盛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合作教学法由于公立学校的发展在美国逐渐失去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理论在约翰逊兄弟和R. E.斯莱文以及S.沙伦等学者的推动下中道复兴,原有的合作学习理论迅速发展成为一系列更系统、更成熟的原理与策略,对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种在原有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性与合理性改进的研究属于“应用研究”。这种改进的努力符合了当时学校对合作学习的期望,并因此在实践中得到学校及教师的认可。合作学习作为教学领域内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出现在伦理学的应用及理性思考之中,教育(应用)伦理学的实践品性决定了合作学习的伦理研究不能停留在形而上的幽深殿堂之中,而必须在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之中对其原有理论进行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改进。“应用伦理学”与“应用研究”的共通性使得两种研究殊途同归,这样,伦理学视闽内的合作学习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此外,20世纪60年代重新兴起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是由一些具有社会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推动的。因此,当前合作学习的理论视角不论来自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还是动机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认知精制理论,大都是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但是,当心理学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止步于理论基础需要的基本参照、策略模式提供的心理依据、个体行为的实施动机及其必需的心理前提时,伦理学则要进一步探究合作行为所依据的原则、衡量行为的标准或尺度;当学生个体利益与小组利益冲突时,应如何处理“群已关系”:合作学习所追寻的价值目标意味着什么;在特定的理想或标准之下,教师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道德”的,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不道德”的……合作学习研究就是力图在伦理视域下提出和解答这样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所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透视合作学习研究并不是要否定或摒弃先前的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合作学习研究成果,而更多的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对之进行一种丰富性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