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树立 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

2013-01-10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议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树立 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者;以效益为主;管理指导思想

[论文摘要]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学校自身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非义务教育、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需要改革决定了高等学校管理者只有树立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才能引领高等学校不断前进,适应形势和需求。高等学校管理者可通过更新观念、追求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建立科学易行的指标评估体系、实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扩大规模来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高等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事业建设的极度膨胀与资金供给的严重不足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投入,高等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愿望仍相去甚远。

一方面,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向了少数重点高校,大多数地方院校仅能勉强维持;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高等学校融资功能有限,而仅有的少量经费又浪费严重。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的发展,使人才培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自身的要求。任何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消耗,都是一个投入产出即效益问题,不讲效益的管理活动是没有价值的。高等学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其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学校职能的发挥和办学目标的实现。高等学校管理者只有树立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才能引领高等学校不断前进,适应这一形势和需求。

一、效益的内涵

“效益”由“效”和“益”两字组成,“效”指效果、功用,“益”指利益、收益。“效果”,《辞海》的解释是“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的结果”,“功用”指事物的有效性,“利益”或“收益”指对人的益处。因而,效益可理解为效果与利益。经济生活中的效益可简单理解为产出与投入、成果与消耗、所得与所费的比较。实际上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也可看成是一个生产过程,一个特殊的人才培养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其它生产过程一样,有投入,也有产出。从管理学的角度,效益是指管理活动的社会效果与价值,是管理质的表现。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