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青少年性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与性别教育

2013-01-09

2.1美国性教育

20世纪初,美国的部分学校就已开设了性教育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性教育被纳入教育体系内,例如,1965年,美国成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1968年,在宾州大学建立“医学中的性教育研究中心”,但是,直到上一世纪80年代艾滋病流行时,人们才开始真正重视起性教育,性教育课程和计划出现在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学院和职业学校里,但是,围绕着在学校进行何种性教育及如何进行性教育的争论一直方兴未艾,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纵观美国一个世纪的性教育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在主题、目的、内容、教育方式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初叶,性教育的主题是反对性,性教育的目的为不鼓励性行为,教育内容为性的危险性、性的解剖、生理和优生学等,讲课方式通常为小组形式,只面向男生,目的是禁止性交;第二,20世纪中叶,性教育的主题为性道德,强调家庭生活中健康的性,讲课内容为家庭生活、生殖、性病、正常的性,以讲讨论方式为主,对男女生分班进行性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减少少女妈妈的数量;第三,20世纪下半叶,美国修订了学校性教育大纲,内容包括6个方面:①人类发育:包括了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生殖、青春期发育、性认同和性倾向;②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友谊、爱、约会、结婚和一生的承诺、做父母;③个人技能:包括价值观、做决定、交流、自信、协商、寻求帮助;④性行为:包括人生中的性、手淫、性行为、禁欲、人类性反应、性幻想、性功能障碍;⑤性卫生:包括避孕、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性虐待、生殖卫生;⑥社会和文化:包括性和社会、性角色、性和法律、性和宗教、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差异、性和艺术、性和大众传播媒介,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性道德意识并培养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现在,那种只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开始扩展到全社会的所有人群,形成不分年龄的全民性教育。所谓全民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含在四个教学大纲中:第一,早期性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受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也包括其他成年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第二,学校性教育,从幼稚园高班到12年级,以学校教育为主,受教育的对象为在校儿童和青少年;第三,大学性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可修学分的性学课程,让在校大学生接受性教育;第四,成年性教育,以社会教育为主,对社会大众进行性教育专题讲座。

2.2中国性教育

我国的性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吴阶平编译了《性医学》;1987年,上海市性教育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性学会成立;1988年,国家教委、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l3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校、中专、技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1992年,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和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印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将青春期教育内容融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之中;1993年,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基本要求》文件,至此,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应开设性健康教育做出了明文规定,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了政和法律依据。

当然,我国各级学校开展的性教育效果并不尽意,因为其主要内容是禁欲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只给学生生理器官的名称、位置和解剖功能,以怀孕和染性病的危险来劝阻青少年不要参与性活动,以此抑青少年的性冲动……尽管如此,家长还是担心学校开设的性教育课有变相的性诱导嫌疑。

这里就涉及到性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什么的问题2008年4月11—13日,浙江大学开设的为期3天的以拒绝婚前性行为为核心内容的婚前守贞培训课,就在网络上引起激烈争论,相关的网站发表了50多篇文章,200多封邮件,在《华人性健康报》编委的博客上总点击率超过了百万,争议的焦点就是:婚前守贞就能够完全杜绝意外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吗?

美国心理学协会(APA)表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计划不应该只是性的节制教育,应该包括一整套综合的性教育计划,如保险套的使用、避免艾滋病毒的方法以及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等,因为禁欲式性教育虽然延缓了青少年性活动的开始时问,但是,只有完整综合的性教育才能帮助保护青少年免于怀孕,并帮助他们免于经由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由于性涉及到伦理道德、家庭社会、婚姻爱情、性心理等诸多领域,所以,我们认为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控和承担责任,因此,目前国际通行的性教育模式是重视性道德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其中涵盖爱情、家庭、婚姻、个人权利和健康知识等内容。1997年以来,美国伊芙·恩斯勒创作的《阴道独白》之所以被译成5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的内地和港台地区上演上千场次,就是因为《阴道独白》的上演提供了一个开综合性性教育的平台;只有让女性从了解自己的体开始,才能让她们更好地维护自己,保护自己,从而男性一起实现男女平等,社会和谐的目标。

3青少年性教育是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

在1934年出版的一本名为《生命之迷》的性教育手册中这样写道:“进入青春期前,可以说性本能呈中性,男女儿童两小无猜,没有意识到那沉睡于体内的主宰性力量。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男孩子有了比较专横的态度……和从前相比,他们欲望强烈,行动勇敢,思维敏捷;女孩则变得比过去胆怯和害羞起来”,今天的性教育者应该对这些不健康甚至有害的陈词滥调保持敏感性,因为它们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地认识性问题和性别问题,性萌动的青春期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格再造的大好时机,因此,把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纳入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他们(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并形成尊重他人的理念。

我们知道,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两种性角色: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技术熟练、进取心、主动、竞争力、抽象认知;而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等;也就是说,性别角色是对性别界定的一般表述,换言之,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就意味着扮演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角色。正是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的性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文化约束,例如,在女性的经期、怀孕期、哺乳期中,性交禁忌是普遍存在的;相对而言,男性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的双重标准仍具效力,例如,在大多数一夫一妻制文化中,男人的通奸行为得到了较女性更大地宽容;男性婚前与许多性伴侣发生关系是可以接受的;男性在性的数量和花样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支配权等。

男女性刻板印象很容易地被解释为内化的性角色,但是,它们不过是文化习得或社会化的产物,正如福柯和巴特勒等人一再强调的,“独立于论述之外的,未被论述污染过的,先于论述的身体根本不存在”…。社会和文化为什么要建构性别呢?主要是三个目的:

第一,就是为了便于对性意识进行社会规范及控制;第二,能够将五花八门、互不关联的各种性功能统合起来,并且将它们之间原本的不一致性掩盖起来;第三,在论述中性别便以结论的姿态出现,被视为是一种内在本质,而正是透过这种内在本质才能制造出与性感觉、性愉悦、性欲求互相呼应的举止习惯,而这些举止习惯也只能在这种内在本质的框架下才能被理解,一切社会化作用倾向于对女人实行限制,这些限制全部与被视为神圣的身体有关,应被纳人身体的配置之中……。她们学会穿不同的衣服,这些衣服适合连续不断的不同情形,从小姑娘到生育年龄的处女,从妻子到母亲,她们通过无意识的模仿或明确的服从,“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束腰带或头发,走路时让身体的这个或那个部分摆动或保持静止,显示面部表情和把持目光的良好风范”,于是,女性服从角色的塑造过程,“似乎可以在鞠躬、低头、弯腰、低垂这些事实和弯曲姿态中找到一种自然的表现,相关的顺从被视为与女性相称,基础教育倾向于反复灌输整个身体或身体这个或那个部分的举止方式,如微笑、垂下眼睛、容许别人打断说话,展示了人们如何教妇女占据空间、走路和采取适当的身体姿态。”

当然,学术界认为性别刻板印象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和阉割情结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压抑(羞耻、厌恶、同情)在女性身上发展得较早,而且较为顺利,一般来说,女孩的性抑制倾向比男孩要大,这种倾向是由于女孩的被动的性角色所致。由此,弗洛伊德进一步解释了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女人的被动性和她的性表现方式使她表现为受虐的倾向,而男人则表现为施虐倾向。

文化人类学家以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族志写作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性别与气质》一书中,米德把她所研究的三个部落男女气质与弗洛伊德关于男女角色的有关论述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阿拉佩什部落,男人被培养成合作型的性格,他必须满足其他人的需要,没有攻击性,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认为性不是性别的主要差异;在昌布里部落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具有攻击性,不讲究感情的和谐,在性方面很有个性,实际上,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没有母性情感,而这种感情在阿拉佩什部落那里却是普遍的;在蒙都哥莫部落,性的优势地位恰好倒过来了,女性在性生活中处于支配的地位……。米德指出,一般的女性气质在一个部落里为男女共有,在另一个部落则男女全无,因此,她的结论是,在强大的文化面前,人类的本性是微不足道的,男女两性在性角色方面的差异是文化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女性研究对父权文化及男性角色的审视,男性研究开始反思父权文化并展开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批判。1982年,在一篇有关澳大利亚高中生的田野调查报告中,学者们首次提出了支配性男性气概概念,报告认为,影响男性气概的因素可分为许多层次,包括性别的、阶级的、种族的,等等,它们共同参与了男性气概的建构,也就是说,“男性气概与女性气质都是社会建构的,因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与家庭、信仰、国家、当局或工作场所有关”,并非所有男人均从父权体制的不平等关系中受益,男性也是性别统治的囚徒和暗中的受害者,因为男性角色“也是经过一种社会化的长期作用构成的,是一对相对于异性的主动区分的长期作用构成的”。

正是由于男性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性别的常识性知识绝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或者完成的事实,因此,性教育工作者就有义务把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纳入青少年性教育体系中,让青少年不断地调整性别认同和性别观,形成有利于男女平等的性别环境,营造出男女和谐的性别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每一个个体的健康与幸福。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