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2013-01-09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结合当今时代对就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融合人文欣赏与学以致用的双重目的,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习与工作无需经历过渡阶段。一者语文教师可以多多到社会与企业进行考察或参加专业培训或参与学生的校内实习活动,加深对所教授学生所学专业的了解,从而可以在课堂上除了人文欣赏外,可针对具体专业进行具体教学,如教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写作导游词、教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写好会议纪要和产品销售书、教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制作企划书、教会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写出专业的检测报告等等;二者语文教师可针对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于课堂内外全面融人学生的文体活动,如进行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全面提升纠正学生口方言;设口语课纠正发音锻炼胆识并培养学生能表情自然、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设写字课练就学生一手漂亮工整的好字;设交流课要求每位学生每年或每学期拜访一位或多位学校或社会上重要人物开展访谈并形成记录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交流访谈能力;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如演讲、辩论、拜访、新闻发布会等)提高学生就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问答与应变能力;设应用文基本体例讲授与练习课练就学生就业求职乃至上岗后所需的应用文基本能力等。这样,一方面可极大地拓宽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切合了社会市场与企业的需要,学生们就会觉得课程很有意思且很实用,学习的兴趣自然就高涨,课堂气氛也就一改往日的“非逃即睡”活跃兴盛起来了。

(二)精于引导,加强课堂教学方法,凝炼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成为融短、精、巧于一体的趣味大讲堂

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效率与质量,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精渊广博外,还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方法,凝炼课堂教学程序,做到一个“妙”与“精”字,精于妙于引言与导人,精于妙于分析与点拨,精于妙于凝炼与总结。唯有如此,方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每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堂成为融短、精、巧于一体的趣味大讲堂。

导语,是课文教学的开场白,教师走上讲台,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人教学,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这个“开场白”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决定着能否将这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彻底提升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尤其是高职语文教师特别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独特韵味的导语,一定要舍得在每堂课的导语设计上狠下苦功。

如果把精妙的导语比作聪慧的头脑,精妙的课文分析就是挺拔有力的腰肢和体干,精妙的结语则是坚实柔韧的双脚。唯有三者齐全,才能奏出美丽的乐章、跳出绚丽的舞蹈。语文课堂的分析和点拨是相当重要的。针对当前素质较差且忽视语文的高职高专学生,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课堂语言的锤炼与语意的点拨,争取对课文内容做出精彩的分析,对文章主旨作出精当的点拨。俗话说: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所以分析文章,要善于发现文眼;分析事理,要善于发现关键点。而同样的内容,每讲一次都应有一次艺术上的提高,知识上的升华,思想上的拓展,实践上的飞跃。而点拨则具有灵活性、随意性和创造性。要靠教师的机智和灵活应变能力,靠平时的积累和经验的升华,唯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一点就亮,一拨就通,一举成功。

课堂结束语是对本堂课所讲全部内容的高度浓缩。语文教师在讲完一篇文章后,应用精练、简洁而又充满哲理意韵的语言对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进行集中归纳。结语若能安排得当,会令整个课堂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正如谢棒在《四溟诗话》中说过:“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正如一篇篇清新利落的好文章,无不是凤头豹尾,一气呵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结语”,使它在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有所回味,有所感悟,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