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消除“三心”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2013-01-08

分析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二,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着“畏难”心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教学中缺乏有针对性施教有关。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理论教学的方法还不适应。一切具体学科都是研究有限事物的,多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则不然,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用定义、概念、原理、逻辑、范畴等反映真理的,具有抽象性、思辨性和非实证性的特点。因此,决定其教学方法也不是直观的、实证的,而是抽象的、论证的。应以推理、论证的方法为主。但由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还不很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缺乏实践基础,理解能力不强,又是刚刚开始较为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再加上学习往往是从抽象的名词、概念开始,学生还没有完全放弃中学时期那种死记硬背的习惯,久而久之便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随着这种心理的加重,必然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由此可见,强调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施教,对于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树立和增强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一是要把精辟而抽象的名词、概念“细化”,讲清记忆要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名词、概念较多,且较抽象,不容易记忆,教学中要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的学习方法,力避死记硬背。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通常情况下应采取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把既抽象又严格的概念通过分解具体化,并讲透丰富的内涵,加深烙印点,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二是采取恰当地选用大量的具有理性与感性认识相统一的事例,先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论证,上升至理性认识。这里要注意把握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要避免怕学生听不懂,把抽象的原理简单地还原成直观的经验事实,用事例堆积代替理论论证,造成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问题,也要克服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上来就搞理论论证,造成强加于人的现象。

三是自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多次修改,是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从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上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并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一步探讨和改革教学路子和方法,较好地把握教学程度,处理好系统了解与重点掌握,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避免以简单机械取舍或是浓缩的办法向学生灌输,造成嚼不烂、吞不下的状况,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三、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消除“厌倦”心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

分析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三,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着“厌倦”心理。学生学得勉强,教师教得乏味的问题比较普遍,令人担忧。“厌倦”心理的产生,除受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影响外,与我们的教学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有些内容甚至同现实相悖有直接关系。具体表现在:没有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偏重历史讲的多;引人现实内容少,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把不断出现的新理论及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把原理同发展的理论融汇起来,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惟书施教,回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最敏感而在教材中找不到直接答案的问题等。这些既脱离社会现实,又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情况,必然使学生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现实对不上号,产生陈旧过时的错误认识,根本认识不到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伟大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立即走出脱离实际的“误区”,是马克思主义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另外,也与教学方法呆板,手段单一,教学枯燥乏味有关,教师靠的是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原始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听、抄、背、考”的四个环节上兜圈子。本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就比较抽象.,再加上教学方法、手段呆板,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可见,努力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对于克服枯燥乏味的弊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也是非常的关键。我认为,有效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主要应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重点解决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