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理清“两课”改革的问题

2013-01-08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议理清“两课”改革的问题

论文摘要:不少人说今天的大学生不爱听“两课”,应当说,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在解决产生问题的方法上,却并未反映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真实情况。“两课”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两课”改革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两课”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两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有缺陷

过去“两课”试图使学生完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本身是不够科学的。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但是,“两课”教学指导思想本身就不彻底,所以就不能说服人。那么,为什么多数大学生不爱听“两课”呢?显然,问题存在于“两课”本身。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两课”教学缺乏应有的基本认识,在认识上有缺陷。因此,进行“两课”改革,必须先理清“两课”教学理论。

高校“两课”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它的课程定位和改革的逻辑前提问题。冯友兰先生曾说过,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奢求“两课”能把大学生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专家或学者,而且,信仰坚定与否,与掌握理论的多少不成正比,有时理论多学习了一些,信仰反而不坚定了。所以,邓小平早就讲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

高等学校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使学生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成为一人。所以,“两课”只能定位于第一类课。目前,其主要就是“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所讲授的学问。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两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要开好“两课”,促使大学生成为我们所需要的人。

2.“两课”教学在实施环节上有缺陷,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两课”教学在实施环节上有严重缺陷,包括教师、教材、学时分配、实践基地建设等等,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进修提高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再加上经费的短缺,“两课”教师的水平提高有限。由于“两课”课时多,教师少,加上这几年的连续扩招,教师负担的教学工作量很大,许多教师都觉得大家疲于奔命式地授课。而不少学校为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采取并班、并系、并专业的授课方式,上课班级人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很多“两课”教学班在100人以上的规模。大班上课不可能真正讨论交流,教学的针对性也在弱化,很难开展教学沟通和社会考察。

课程内容重复、教材陈旧、导致教材利用率低。<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有重复之处;<国际政治经济》与<毛泽东思想概论》也有所重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课程在高中时已经上过了,尤其是文科生高考都考过,到大学又有重复;“两课”内容繁多,理论问题涉及广泛,导致理论深度不够;一些内容远离实际生活,而教学中还缺乏实践的环节,导致实效性不强。此外“两课”考试形式和方式陈旧,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反感的。

二、高校“两课”改革的原则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