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三个重要转变

2013-01-08

强调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课程开发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也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高学习质量的潜能。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充当“主角”,也可以充当“编剧”、“导演”、“顾问”,甚至“舞 台监督”,让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活动。二、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单一的显性教育向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

显性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方 式。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显性教育发挥着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 及受教育者对它们的理解,大多是通过课堂的显性教育完成的。 长期以来,大学生作为一个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着 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这对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意识尚不很强的学生还是可行的。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信息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的全新的现 实 背景下,大学生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思想观念和心理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而我们传统 的显性教育教学模式往往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疏导,重外律、轻 内修,这样就忽视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的培养,缺少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弱化了社会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 用。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无形教育方式。它具有隐蔽性、平等性、愉悦性、灵活性等特点,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的不足。北京师范大学周之良教授说:“如果说中小学生的压力是升学,那大学生的最大压力是成才。如果说过去的德育课更注重讲‘大道理’,现在德育课就是要把这些大道理渗透到生活中来,用来指导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必然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运用隐性教育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把教学目的隐藏在各项隐性教育载体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使各种思想信息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渗入学生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由于学生是在陶醉、兴奋、愉悦等情感中无意识获得熏陶的,因而这种教学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教学中那种居高临下 的 说教和单向灌输的做法,在把握好外显的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严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教学态度、授课方式、个性特点与师生关系 上下功夫,使整个教学能在宽松、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 ,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

渗透式教育既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 途 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构建课堂、学校、社会三 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以一定的载体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 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并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 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使大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这种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功能。也可以 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实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大学 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