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语言技术

2013-01-06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语言技术

【论文摘要】: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借鉴和正确地运用心理疏导中的非语言技术。合理运用非语言技术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非语言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并非只是说和听、问和答的过程,更是语言内容和非语言行为交互作用而达成的。许多时候,目光注视、形体动作、声音特征等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比语言表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更真实,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和正确地运用心理疏导中的非语言技术。

一、目光注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传情达意,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主要是依靠眼神(即目光语言)。在个别教育时,根据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卡鲁的研究,教育者要想将自己的思想、意见成功地传达给对方,并与被教育者形成情感互动,则与对方眼与眼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至50公分最为适当。如果教育者在讲话时目光总是游离不定,这表明其内心慌张不安,对方会对其教育产生怀疑;如果教育者一味指责,只偶尔用目光扫一下对方,对方会觉得自己在教育者的心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自尊心会受到挫伤;如果教育者不能坦率地面对对方的目光,对方会认为教育者心中有鬼,谈话不够真诚;如果在交谈时教育者总是凝视对方,又会使其感到咄咄逼人、拘谨甚至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教育者时而看一眼对方,会使对方感到愉快,但一定要掌握好目光的方向、注视的频度及目光接触时间的长短。目光应当柔和、平随,不应长时间凝视对方目光,尤其是在异性之间更是如此。

在集体教育时,教育者的目光既要充满信心和活力,又要以前视为主并统摄全场。前视为主,统摄全场,可以使更多的听众认为"他是在对我讲话"。前视并不排除环视,即视线有意识地环顾全场,实际上这是一种短暂的现场调查,可获知听众的听课状态,及时对教育的内容形式等做出调整。环视的左右扫动或前后移动不宜太频繁,否则会使人形成心慌甚至油滑的印象。

二、形体动作

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形体动作对有声言语起到强化、补充、修饰的作用。主要包括身姿和手势。教育者应遵循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相协调融入到互动过程中,以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

正确运用身躯姿态。教育者在倾听对方谈想法时,应面对对方,身体略微倾向于他,适时地点头微笑,以给对方鼓励。用闭目养神或默读其他书籍、材料的方式来冷淡对方,会使对方产生压抑、难看之感,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另外,在受教育者面前不必正襟危坐,但应注意姿态端正,不宜过于随便。如有些教育者在被教育者面前翘起腿,这是可以的,但翘起的腿抖动不停会让来访者心烦意乱。总的原则是,在交谈中,身体既要真正表现出自在自如,又表现出对对方的真切关注。

正确运用手势。教育者正确运用手势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手势应当准确、恰当地传情达意。手势语的表达必须同带有情感的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同时应当符合大家的习惯,简单明了。二是手势应当协调、自然得体。在说服教育中,要根据谈话的情景和内容做出相应手势,手势太少会显得呆滞死板,缺乏生气和感染力。手势过多会让人感到别扭,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影响教育效果。三是注意克服手势"语病"。常见手势语病有讲话时揉眼睛,抠鼻子,挖耳朵,或用手指直指对方等,这些消极的手势犹如有声语中的废话、脏话,会在对方心里产生消极影响,损害教育者的形象,影响讲话内容的说服力。

三、声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