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创新教育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3-01-06

(三)要重视学生在读书中质疑问题。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提问题,养成不提出问题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明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却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读书经验,要真正理解阅读的内容非质疑不可。更何况世间的书大多瑕瑜互见,即使好书,如不能仔细研读,多问几个“为什么”,岂能透彻理解?宋人朱熹说:“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弄清了一个疑点,就明白了书中的一个道理,弄清的疑点越多,书就读得越深入,认识能力提高得越快,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多。读书不仅要善问,同样要根据阅读内容有针对性地具体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叶圣陶在谈语文阅读是曾经告诉学生:“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叶先生提出的要求大家思考的这些问题是基于两类文体的根本特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关键,能抓住诸如此类问题并予以深入思考和解答,就表明对文章有了透彻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应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有的人能敏锐地发现具有价值的问题,而有的人只能提出一些平庸陈腐的问题,甚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实告诉我们,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应有独特的眼光和才能。发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能熟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方法。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就发现问题而言,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资民筠.论神话与科幻文学的认知功能[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养学(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再讨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