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2012-12-26

(二)艺术专业学生一般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在观念上,使艺术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一般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个性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明确认识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与学好专业甚至比学好专业更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应该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就应该明确强调,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何一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认识个性的真正含义,个性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并且相对稳定地影响人的外显性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简单地说,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前者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后者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使学生明确,个性绝不是不伦不类之流。

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近几年,各高等学校都意识到了综合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列了通识教育模块,面向全校开设了一大批通识教育课,供学生自由选修,修满规定的通识教育学分是获得毕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问题是,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验证和不断完善。从现状来看,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起码不适合艺术专业学生,难度过高,根本起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使艺术专业学生厌倦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艺术专业学生是通识课中逃课的惯犯。有些学校艺术专业已经尝试独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文化素养水平,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

特殊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能力,指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在高校中,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学习还是很重视的,将其视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特殊就业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是个现实性问题。作为一名绘画系教师。笔者对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问题谈两点认识。

(一)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在“艺考热”的大浪潮当中,高校艺术专业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在文化课成绩颇低、升学无望情况下的投机选择。相当一部分艺术考生是在进入高中之后、甚至是在高二阶段才选择学习艺术的,经过一至两年时间的应试训练,就顺利地混进了高等学校的大门。不言而喻,这样的生源质量必然制约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不及同领域的艺术设计专业,导致生源质量相对更低。艺术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首选,绘画专业沦为无奈情况下的选择,有些学校的绘画专业需要调剂才能保持基本的运营。

3. 绘画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当中,不能找准定位和很好地进行职业规划,这也是导致最后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绘画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初就带着迷茫,如何利用好大学四年时间,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这是他们最不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直到毕业的时候还迷茫着。大学四年,混混沌沌,无所收获。也有一些学生,好高骛远,致力于做一个职业画家,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不闻不问,也毫不在乎。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个乞丐,将绘画视为生命的一切。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