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训个性化思考浅谈

2012-12-26

1.体现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学科文化特色是学科的主要特色。学科是大学文化特色的载体,校训作为大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只有依赖于大学的定位,以大学学科特色为主体,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的要求。如以毛泽东题词为校训的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湖南第一师范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之行远”的校训,对于海洋大学来说非常贴切。上海财经大学校训“经世济国”和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上海财经大学校训,将“经济”两字巧妙镶嵌其中,造成了修辞学的双关,揭示了该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的人文意义。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中提到的青松、竹梅既是林业专业关涉的对象,又暗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一直与高迈的情操、坚强的性格和脱俗的气质构成了互喻关系。北京、上海的两所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不做假账”体现了对会计的基本职业要求和对诚信的高度关注。

2.体现服务定位

发展区域经济是完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教育部积极推进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科学定位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是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无论是人才培养、科研工作,还是社会服务,都要着力解决好“面向”、“结合”、“服务”的问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校训的构建要从其本身的定位出发,为学校为社会服务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拓展服务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内容和途径。在构建大学校训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开展社会服务时有一面鲜明的旗帜,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样不仅仅可以凝聚人心,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在理论、文化和学术上的巨大潜力。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如东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

3.体现人才培养规格

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责。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育人的最核心的问题。现今各大高校皆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需要,也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使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呈现出色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校训时,可从其人才培养规格出发,设计出能体现其人才培养理念的校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采、勤求、厚德、济生”体现了医生的职业特点,要常怀济生之仁心,挽救生命是其天职。天津医科大学的“健康所系、生命所托”体现了医生欲解除患者生命危险的重任。浙江中医学院的“求本、远志”体现了中医的理论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发展规律。师范类院校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时代和人民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期望。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体现了政法学校的专业特点,法律工作者应该追求平等、公正。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的校训中均有“师”“范”“树人”“师表”等关键字或词。北京舞蹈学院校训“文武相融,德艺双馨”则体现了舞蹈学院强烈的艺术气息和对师生的精神要求。成都理工大学的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都突出了其对培养对象的特殊要求。

(三)过程上

校训的确立过程是研究、讨论、宣传学校办学方向、理清办学思路、增加凝聚力的过程,故不可草率行事。除非由权威、名人题词,校训的确立一般应该经过下列程序:(1)宣传校训的内涵,明确设计要求。(2)由校办公室牵头负责发动全校员工积极参与,广泛征集学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举行各种形式的研讨会,通过师生广泛参与评价讨论,使学校上下人人关注方案征集。(3)在众多方案中筛选出数个候选方案。(4)组建一支专门的校训制定委员会,对候选方案进行研讨。(5)将最后确定的方案公开展示,也可以将其在短期内试用,在实践中检验,倾听各方面的意见。(6)由学校的权威机构或教代会予以确立。这样,校训的制定过程,可以实现全校动员,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听取校内外各方意见,为校训的准确性、可行性、科学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大学校训趋同化的今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设计能彰显其办学特色的校训,就如同国有国魂、民有民志一样重要。依我之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校训时,只有把学科特色、人才培养规格融入到大学校训中,把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现实关怀融入大学校训中,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精神,建设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