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幼师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2012-12-24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大学生是一只活跃在学生中间的、最有效、最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队伍,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迅捷性的特点,实现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全程把握和及时引导。要在班级、寝室成立学生心理互助活动小组,安排经过培训的心理健康维护志愿者,使他们在预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心理问题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及时对班级中出现的简单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及时反馈学生中间的各种问题,成为幼师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桥梁,保持学生心理信息通道的畅通。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心理沙龙,为学生建立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的平台,让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和维护、自我疏导和诠释,实现“自悟、自导、自释”的心灵境界,以志愿者的“点”带动寝室、班级的“面”,当“面”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成长空间,又会促进“点”发展,“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大面积提高幼师生的心理素质。

再次,要发挥学校环境潜在的育人功效。学生适应环境的过程便是幼师生塑造自我、平衡心理的过程,环境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教育作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环境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声的代言者,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校园做到美化、绿化、净化。一株小草,一片绿荫,对学生的心灵都是无声的净化;增强校园的人文内涵,让环境充满人文关怀,渗透师生关爱,一个条幅、一句标语对学生成长都是无形的促动;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班级散发着浓厚的亲和力,要让班级成为幼师生友爱的集体、温馨的家园、成长的阶梯,使幼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愉悦的学习和生活心境,“用微笑迎接每一天”,从而努力学习,发挥潜质,积极创造。最终,健康、活泼、积极进取的幼师生才是学校中最迷人的风景,学生因学校的美丽而健康,学校因学生的健康而迷人,要让这一和谐的风景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绿色生态效应”,实现教师、学生、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成长。

三、结语

只有来自心灵的力量才具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幼儿教师要承担艰巨的教育任务,要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无法胜任这些工作。为此,要通过学生的心理自我维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心理成长空间,帮助幼师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他们时刻拥有一颗“爱心”,无论何时何地,心中都充满了对儿童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师长的敬爱、对环境的珍爱;时刻保持一颗“耐心”,耐得住工作中儿童的顽皮,耐得住生活的艰辛,耐得住挫折的考验;时刻拥有一颗“信心”,坚定对生活的信念,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聪明智慧、博大的胸怀创造美好的未来。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