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的依据与机制探索

2012-12-20

3.自主建构机制。自主建构是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内在机制,学生在价值引导下进行自主建构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本规律。人具有产生自我意识和完善自我意识的能力,任何主体对生活的目标、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追求,都必须通过个体生命的体悟而实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学生自主建构的动力来自于内在世界的萌动,因而德育要唤醒和激活个体生命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首先,主体意识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教师应因势利导,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通过确立其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因而,我们要改变传统德育中将教育对象看成“美德袋”的做法,改变说教和灌输的教育方式;而要把教育对象看成走向生活的人,重视发挥其在德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其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展。其次,人的需要是自主建构的内在动力,德育要不断提升学生道德需要的层次。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如果教育对象没有道德需要,就不会有自觉、主动的道德行为,也就无法完成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建构。因而现代德育要把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深入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断提升学生道德需要的层次。在主体意识和道德需要的促进下,个体生命中的道德潜能被激活,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响应教师的价值引导,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

4.实践活动机制。实践活动对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能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实践活动不受重视,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发展现代德育必须引入实践活动机制。就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而言,一方面,实践活动能够健全主体人格,学生通过活动把道德规范落实到行动上,避免产生“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另一方面,实践活动能够发展主体人格,“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困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选择能力,使其主体性在磨砺中得以生成和发展。具体来说,学校应开设活动性德育课程,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例如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素质拓展、夏令营、军训、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爱心募捐等,或者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例如“三下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这些多样化的活动能从根本上对学生主体人格的生成产生有益的影响。在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做好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辅导以及活动后的总结工作,并对个体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公正的评价。实践活动使教育对象的自我意识和创造能力不断发展,主体性不断增强,道德人格逐渐丰满,最终真正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