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言语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对等浅议

2012-12-20

所谓翻译过程的动态性,是因为交际双方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都是不定的,由于交际固有的特性,翻译和翻译的方法论只能是动态的、阐释的,因此“对等”之类的概念也只能是动态的。现在假设语境是静态的:“cold”和“冷”在语境(房间内)的隐含意义是“关窗”;在语境(商店旁)的隐含意义是“买件棉衣”……这里可以看出原文和译文对等,隐含也对等。但是,在交际中语境是一组语境假设(a set of contextual assumptions),译语接受者可能会推导出不同的隐含意义,要想对等往往是很难的。即便在语义层“cold”也不总等于“冷”,它还可以表示“凉”、“感冒”等;反之,“冷”也不总是“cold”,还有许多其他的意思,这都可能产生不同信度的疑问,甚至误译。一个词构成的文本尚且如此动态,由许多语码构成的文本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还有共时历时问题: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译文,不同时代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译文。亿万个人翻译《哈姆雷特》,就会有亿万个《哈姆雷特》译本。翻译是波动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亿万个《哈姆雷特》译本必然有着共享的成分。

三、言语翻译的对等模式

言语翻译是一种有语境(或情境)的翻译活动,其关键在于寻求具体语境(或情境)中的意义和功能等值。下面分别从单词、短语、词汇、语篇以及语用方面介绍翻译中的对等模式。

(一)单词

源语与译语在概念与语符的关系上对等

例如:a).aspirin——阿司匹林,

b).wife——夫人,妻子,内人,爱人,老婆,老伴,女人……

就a中的对应而言,两种语言没有语体、语域或体式方面的差别,b则相反。其实,这种意义上的对等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词的义项,而不是词(有的词可包含很多义项,比如“see”有“看到”“明白”等义项)。词汇系统是开放式的,由于认知的隐喻过程,词汇随时都会添加新的用法。一个词的义项和多义词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说来,当人们不再注意义项与义项之间的语义联系时,便把这些义项看作不同的词,这就是所谓的同音同形异义词,如表示日期的“date”与表示约会的“date”,反之,一个物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便可能根据自己对这些特征的感知给它分别命名,这便是所谓的同义词,如“土豆”“马铃薯”词语不同但概念一致。

(二)短语

典故性短语要注重语言事实而不是命题事实,因为这类短语所涉及的实施已经语码化了,成为语言成分了,其事实只是该类语码的造词理据。由于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那么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有的短语有相同的理据,有的则没有,但其所指的意义是相同的。

例如: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词义与理据统一

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词义与理据有所不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词义与理据完全不同

这类短语的翻译常常会有词汇内涵或文化方面的争议,虽然造词的理据表现出内涵或文化方面的差异但内涵是不定的,因人而异的,因此是可以忽略的。再说,意义往往可以通过语境来确定,由此消除内涵上的差异。

除以上之外,译语中可能有表示相同概念的说法,于是便有了“一对多”的对等模式,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三)词汇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