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如何培育学员积极的价值观试析

2012-12-12

(一)提高德育工作的服务意识,变“堵”为“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员身上。无论是人生价值取向还是道德取向,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但一到现实当中,往往就落空了。这对学校德育的启示是:对学生的教育,不要浮于表面,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无论是制度还是规定,都应该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上去倡导和深化。曾有人提出,“教育不能做的,是直接塑造人;教育能做的,是间接地帮助学习者,为人的学习和成长服务。教育的塑造功能是有限的,而教育为学习服务的空间是无限的。”因此,学校德育要加强服务意识,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做些解释,少做些硬性要求,少“堵”多“疏”,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律”意识

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内在的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进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境地,这样的德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如果学校道德教育使中学生感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只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那么他们就会认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三)提供德育实践的机会,变“外化”为“内化”

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大多不是通过上课,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依靠学生自我实在的生活、体验和反思,必须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来正确理解生活的真谛,加强对生活的责任感,一步一步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明转化为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道德理论知识的说教和记诵,而是通过给受教育者提供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的机会,实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表现的内在需求。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道德实践才能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标准。

(四)不断探索多样的道德教育方式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亘古不变的、万灵的、特定的德育模式。道德自身的丰富性和层次变化,社会发展带来的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的冲突与交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化趋向和道德主体基于生命涌动和创造精神之上的开放的主体性,都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前发展,必须不断地探索新的模式。道德教育的方法亦如此,要想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创造新的模式,让学生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真实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亲身体验和实践着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品德规范,而不仅仅是在继承和接收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的一些枯燥的信条。

(五)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家教之道贵以德。由于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齐心协力,共抓学生的道德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能促进学员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能使他们把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带到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因此,部队学校应该与家庭携手,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首先要帮助家长更新观念,要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在行动上重视道德教育,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也是我们培养干部的目标之一。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部队后所有的问题都由部队来承担,这种思想必须摒弃。其次,还要促进家长营建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学员不仅在部队里听从师长教诲,还要在家里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为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

五、结语

价值观是一个人评判善恶的标准,它深刻影响着生活的追求与愿景。当代大学生学员处于一个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对人生事业的积极主动追求,对生活挫折的勇敢面对。因而,部队学员的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价值观的教育。完善的价值观教育,能及时调整学员的心态,正确引导学员面对人生,给部队管理带来极大帮助。在价值观教育中,部队高层应该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站在学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结合学员的家庭情况,变“堵”为“疏”,合理地运用德育方法,完善学校的德育机制。将学员培育成拥有积极价值观,成熟人生观,开阔世界观的优秀干部。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