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主体性培育探析

2012-12-12

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这是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社会、高校、家庭对社会实践对塑造大学生的主体性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的实务操作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组织管理和长效机制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在形式固化,内容单一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没有创意,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流于一般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起不到塑造其主体性的效果。首先,在形式上,局限于一般性的实地参观考察,通常表现为:“上午车轮转,中午管吃饭,下午看一看,晚上又吃饭。”这样的参观考察,学生并不能够深入的进入到实践项目的第一线,也不能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去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又因为没有具体的实践岗位,仅仅学习报告或了解文字资料,也就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了。其次,在内容上缺乏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践内容失去实践目的的统领,常常出现“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但又不能亲自动手”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容易造成在理论知识层面表现为侃侃而论,而在实务的操作上又缺乏动手能力现象。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吸引大学生参加,并珍惜社会实践机会,也大大的抵消了通过社会实践塑造大学生主体性的实际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组织管理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规范的运作渠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全面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在组织管理方面还未能够形成规范的多方参与的机制。

首先,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主要有各校的团委来组织,而没有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团委这个部门来组织实施而没有与教务部门的协作,就容易在教学规划,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及考评标准上无法与学校整体的教学大纲相契合。而没有社会组织的真正参与,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不能够顺利通畅、深入的进行。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监督机制不完善,难以跟踪解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诸如生产安全、社会保障、心理不适等问题,指导与监督的缺位则很难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期、高质的进行,而仅仅凭实践单位的一纸“证明”,以此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质量来做评判,则失真是难免的。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协调平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追求短期轰动、功利化的不利方面。有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伊始,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往往是领导动员,教师讲个话,同学表决心,最后大家一起来合影留念。而对社会实践的内涵、意义,尤其是在真正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展现等方面重视不够,对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的长期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社会实践对培育大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弱化。而社会组织的反应冷漠,学生家长信息闭塞,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反应不佳,仅依靠高校的单方努力也不能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并取得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就要求学校,社会组织及学生家庭共同来沟通、对话和协商,无论是资金的筹措,社会实践单位的落实,学生家长的充分关注,都需要一个多方的沟通协调平台来进行包容和协作。

四、基于社会实践大学生主体性培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