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试析

2012-12-11

中国古代教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但这个传统却并非在官学而在书院﹐因为官学的师生许多时候以利害关系为主﹐故关系容易流于冷漠疏远﹐不及书院的师生往往有着纯粹而真挚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由于生徒是择师而从的,他们未入门时已对老师的学问和人格十分仰慕,加上入门后得到老师的悉心教导及人格感召,故对老师更加尊崇。例如,理学家陆象山,当他客死他乡时,他的学生千余人,一路浩浩荡荡将其灵柩送归故里,此情此意,震撼人心。另一方面,老师教导学生,并不重在传授知识,而着重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更重以身作则的人格感召,因此,往往对学生十分爱护和关怀。这样师生之间以道义相守、以诚相待,时间长了自然感情深厚、关系融洽。

而现代教育注重技能知识的传授,师生缺乏交流,相对来说却疏忽人的情感,因此,人与人之间往往只求理性的了解,而许多时候不能有互相的关怀和感通,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和隔膜。这种师生关系势必会影响教育效果。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说过“要办教育便须与学生成为极亲近的朋友而后始能有一种了解,始能对他有一些指导。”这就是强调教育要重视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健康,要和学生心灵相同,方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力。因此,书院这种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尤其是高度教育应该汲取的经验,这也是书院教学的名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启示。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