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旅游教育中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简析

2012-12-10

(一)选景选取实物

2012年郑州全国第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规定,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讲解内容。景点讲解内容由选手在规定的景点中现场抽取。景点讲解范围为8个景点,具体是故宫、兵马俑博物馆、少林寺、苏州园林、布达拉宫、井冈山、泰山、路南石林。参赛选手讲解前自行抽取一个景点进行准备,要在规定时间5分钟内完成对一个景点的全面介绍是不可能的。而且比赛中,也不适宜对景区作概况性的介绍,因此,可以根据选择对其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点做讲解。在具体讲解点上,可以某一实物为佳。比如选择讲景区中的某一构景要素,书法、碑刻等。讲解应强调“虚实结合法”,实,即指景观的实体、实物,而虚,

即是指与景观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趣闻轶事等历史背景知识等。若没有讲解实物,讲解便显得虚无缥缈,会淡化评委的感性认识。

(二)讲解讲透实物

选好要讲解的点后,接下来就是导游词的创作了。对于实物的导游词,通常要遵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分层次将实物本身讲清楚、讲透。针对不同的景点,可以用并列、排比、对比、递进等方法,挖掘实物的细节,将实物讲明讲透。例如,笔者在技能大赛中听取到的介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的导游词,觉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导游词的传神,源于创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描述,没有细致的观察就没有深刻的发现。因此,在选定了某个点后,需要创作者在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前往景区,对这个选定的景点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细致把握景点的外在形态。

(三)提升文化内涵

导游技能大赛,不仅要讲透一个景点,给评委带来身心的愉悦,而且还要通过自身的表现力,给听者提供景点的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在场评委求新、求知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导游词时候,应提升导游语言的文化内涵价值。

(四)结尾画龙点睛

导游技能大赛不仅要求导游词内容具有文化性、知识性,结尾最好还要对全篇进行总结,起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应有个让人有余味而耐咀嚼的结尾,“如截奔马”,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篇优秀导游词的制胜法宝之一。这样留给评委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探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导游词,背诵起来容易讲解起来难,演绎起来容易写作却难,写出来容易写好却难。对于参加导游大赛的学生来说,要想讲得精彩,就需要有一篇好的导游词,好的导游词不能仅依赖写好的文本,也需要尝试适合于自己和评委的导游词。要求既应具有美感,又要平实又充满生趣。我们可以在统一组织下,由专业老师和选手在场时,共同创作或者编撰导游词,体会景点(区)精神,展开各自想象,融入独特的感受和情感。另外要注意加上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这样,导游词才能打动评委,但一定注意结合现有的资料,不断更新,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导游词。导游词写完后,原创者或者写作者还应和参赛者见面,讲解为什么这样写、以及如何表达最初的想法。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