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2012-12-10

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种时代语境之下,审美或艺术从象牙塔走出来成为公共资源,这一优势使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美或艺术,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自身的局限性对当代大学的审美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的审美观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而阻碍了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尽管具有某些片面性,但比起泛泛而谈来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根据调查问卷,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审美观具有时尚性和通俗化倾向

时尚与流行是当代大多数大学生的追求之一,从他们的发型到服饰再到日常文化消费无不如此。发型要新潮,服饰要流行,这在当今校园里面已成为普遍现象;阅读早已进入“读图时代”,纸质图书鲜有人问津;迷恋的歌曲也不再是高雅的古典音乐,而是那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歌曲和流行音乐。当问及到“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时,喜欢古典音乐的占26%,红色经典音乐的占8%,而喜欢流行音乐的占了66%。追求流行与时尚不可避免地走向通俗。通俗的东西并非全部都不好,在古代文学中有不少通俗易懂之作,也不失其为经典,但在当今时代的通俗里面夹杂着许多低俗的气息,比如电影里面的色情、暴力片段,或者宣扬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这些往往会使人们的审美观走向低俗化,导致内在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精神的不健全。

(二)审美标准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精神价值之追求

当人们进入到读图时代的时候,日常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阅读不再走进图书馆,欣赏音乐不必到音乐厅,只需在家按上几颗按钮即可,走在大街上,各种漂亮的物象跃入人们的眼帘,日常生活视乎被美的物象所包围。其实不然,这些所谓美的事物只是给予人们一饱眼福而已,其内在缺乏自身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语境里,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评价事物美与不美的标准首先注重的是外在的光鲜,至于事物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是其次。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当今大学生们崇尚的是那些富有刺激和情调的音乐和影片,那些具有丰富韵文的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早已过时,那些富有人生思考和教育意义的影片也不在他们喜欢之列。在看电影电视时,他们注重的是变幻多端的画面和影视明星,至于画面背后所蕴含的人生思考则很少去发掘,影片留给他们的不再是精神的满足而是感官的刺激。当问到他们“看一部影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72%的人选择“消遣”项。

(三)审美能力的缺乏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是审美发现、审美欣赏、审美感受以及审美判断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被美的物象所包围,但真正让当今大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判断美丑的时候却很困难,这与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息息相关。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和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在视觉影像的冲击之下,使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转向,从追求精神愉悦转变到感官刺激,意蕴丰富的古代诗词和山水画已难以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欣赏京剧在大学校园更是少见。除了审美发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缺乏外,他们还缺乏应有的审美判断能力。在问卷中显示,在判断事物的美丑时,有53%的同学是根据感觉经验,7%的是凭借当时的心情,有40%的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即便有40%的同学在评价事物美丑时是根据审美观念,但他们的审美观念大多也是以追求感官刺激为目的的。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高校审美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