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突发灾难事故的应激反应及心理干预策略

2012-12-06

(5)最后阶段是恢复阶段,幸存者渐渐适应了灾难导致的变化。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迫切想要知道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这反映出人们想要知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应激反应的阶段理论帮助我们了解突发灾难事故的幸存者都经历些什么,也让我们清楚他们最需要哪些帮助。

三、应激反应的应对评估

1.应激反应的应对和分类

应对是个体处理应激情景的种种认知行为努力,即个体有能力或成功地对付环境的挑战或处理问题。目前不少学者认为应对应包括有意识应对和无意识应对。从发展的观点看,个体首先发展无意识应对过程,然后,才发展有意识应对技巧。这两种应对技巧在功能上有所不同,个体对其改变和调控的程度也存在差异。

从应对活动的主体(受灾者)角度看,应对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从应对活动和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涉及应激的各个环节,包括突发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和心身反应;从应对活动的指向性来看,有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和针对情绪为中心的应对。(1)Lozaruas等(1980年)对应对提出了三种基本类型:积极认知应对;积极行为应对;回避应对。(2)Folkman和Lozaruas(1966年)提出应对分为问题指向性应对和情绪指向性应对。(3)Moos和Schaefer的分类为认知性和行为性两类。然后考虑应对取向性因素,又分为认知探索型、行为探索型、认知回避型、行为回避型四大类。

2.应对评估方法

目前应对评估主要采取自我报告、半结构式访谈、他人行为报告和行为观察方法。其中,根据自我报告和他人报告的研究和相关分析较多,而根据半结构式和行为观察的研究相对较少,标准化程度也较低。我国正式出版的应对测量工具有以下几种。

(1)应对方式问卷。适合于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2)防御方式问卷。应用于正常人和各种精神障碍。(3)特质应对方式问卷。(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另外,应对方式还包括个体利用和获得社会支持多少。国内已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也可供应用。

四、构建多手段的灾后心理干预策略

哪些策略可以减轻压力,促进受灾者恢复健康?有两大类应对压力的管理行为:防御和应对。防御行为旨在减少压力的表面症状,如焦虑、不适或痛苦;或减少对应激源的关注程度。防御性策略以压力产生情绪为中心,可以防止情绪失控,防止消极情绪危害健康的建设性行为。当受灾者平静下来,并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后,就可以集中精力着手应对应激源,最终解决问题。防御性策略能够减轻压力症状,但只有应对行动才能真正减轻或消除应激源。应对的方法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这种策略旨在找到、减少并最终消除应激源。下文介绍一系列灾后健康应对策略。

1.应激反应的心理应对机制

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心理咨询提供社会支持;同时,构建应对压力的认知策略,包括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和使用认知重建的技巧对应激源(突发灾难事故)进行重新评估;建立危机干预网络。

(1)建造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目前,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即缓冲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突发事故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其次是独立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缓解受灾者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根据后一假说,普遍改善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健康。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来自家庭亲人的关心和支持,能帮助受害个体分担压力和忧愁;及时的心理干预救助和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都可成为极有力的社会支持,带给受害者持久的温暖、安全,重振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2)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得病,能够从疾病中更快地恢复过来,更加健康长寿。塞利曼格研究显示,乐观思维方式(optimistic style of thinking)有三个特点:1)乐观思维方式将不愉快的经历归因为具体原因,而不是盲目扩大归因范围;2)乐观思维方式倾向于将问题归因为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3)乐观思维方式会假设导致痛苦和疾病的原因是暂时的。塞利曼格认为乐观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的,在本质上,乐观是通过培养建设性的思维方式,自我评估及行为规划习得的。

(3)重建正确的认知策略。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心理是建立在对应激源(突发灾难事故)的重新评估之上。即提供灾难相关信息,帮助危机个体正确认识灾难。个体对灾难的认知会影响其应对方式,因此应帮助个体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纠正错误、不合理认知。突发灾难事故发生后,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恐惧、抑郁情绪可导致个体的认知功能障碍,使人失去目标,丧失活动能力和生活兴趣,甚至自恨和自杀。因此,护理工作主要在于纠正其不合理思维,提高受害者应对生理、心理的应激能力。

(4)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受灾后的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救援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目前,灾害心理干预大多在事件发生后被动参与,主动干预比较少,还未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完整的救援体系包括物质支持、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灾区人们的人性化关怀。在各地成立精神卫生干预网络,举办学习班提高干预网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社区卫生人员、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这样在灾难发生后,才能对受害个体进行迅速有效地心理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