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浅谈

2012-11-27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等差异,作业的设计应该有梯度和针对性。合适的作业会逐渐出现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我认为课后作业的设计可分为三大部分:

1、基础巩固型作业

这部分的作业主要来源于课本上的练习或者习题,都是课堂上所讲的难度较低的例题、习题的再现,我们可以按知识点一一给出每个作业题,每个知识点的作业题目难度又以阶梯的形式给出,题型可以不受限制,这样符合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知识的规律。

2、能力提升型作业

这部分的作业主要是课堂上难度中等的例题、习题的变型题,在难度上比基础巩固型作业上了一个台阶,这些题需要用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类比来解题的。我们同样按知识点一一给出每个作业题,每个知识点的作业题目难度又以阶梯的形式给出,题目数量6至8个即可,题型以选择和填空为主。

3、拓展探究型作业

这部分的作业主要是课堂上出现知识点的较难题,这些可能需要以往所学知识与新的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通常设置的题目数量1至2个即可,题型是解答题,可以按每个章节设计,也可以按模块设计。

四、作业的评价

新课程下作业的评价方式很多,普遍采用的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作业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展示自我,并在评价中改正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前作业之后设置一个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属于阶段性评价。

最后,我们可以把课前作业、课后作业以及作业评价三大部分的内容合起来,以试卷的形式完整的呈现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聚焦和定义一个学习单元。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应成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使学生在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问题,再解决新的问题探索中成长,在数学知识的不断运用,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数学作业应成为学生课内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