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认识假想实验及其危害探索

2012-11-26

作为肩负着为国家挑选优秀人才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者历来追求着科学、完美。每年高考试题中的实验题,历来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所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然而,个别高考实验题中也存在着假想的成分,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与担忧:如果高考实验题经不起推敲经不住真实实验的检验,如何保证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如何鼓励真实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如:柠檬醛,其中同时含有C—C双键和醛基。对此,有教师认为:“这两类官能团的共性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检验官能团的步骤要综合考虑,必须在先检验醛基的基础之上,并保护好醛基之后才能检验双键的存在。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醛基,将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后的混合液静置,取上层清夜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溶液褪色证明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各类考查尤其是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者,对于其中的化学实验,更应当是第一实验者和研究者。假想实验有哪些危害?我想,通过以上例举的几个实验,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感触,老师们不难总结出。在这里,我只简单地以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来一言以概之:假想实验不仅危害我们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技能,还危害我们体验完整的过程与方法,更危害我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科学态度的形成!

离开了假想实验,如何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计算机上“模拟”实验的做法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毕竞代替不了真实的实验过程。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实施,还是要在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藏于背后的化学知识,形成解决化学问题的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 精神,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