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艺术

2012-11-26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禾,找到了一棵枯枝败叶的死树,然后就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满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了主根处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了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

读了这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的“后进生”就像冬天里的那棵树,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遭受多少痛苦的心灵砍伐啊:平时有过错,家长发怒时会说:“你一辈子都没有出息;”学校里成绩不好,老师会指责他反应迟钝,难有作为;而那些中考、高考的落榜者则更会遭到周围人的白眼。殊不知这些简单武断的否定,往往会击倒一个有潜力的孩子,会使他们失去蓬勃的生长的良好土壤。

冬天的树,需要人呵护和培养;生命旅途,需要人引路和搀扶。作为教师,请不要轻易否定“后进生”。冬天的树,谁说不会在春天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呢?“后进生”的成长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下面我对如何做好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挖掘“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

后进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严重不足和自卑的心理状况。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是转化“后进生”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对于一个“后进生”来说,某一方面可能会较差些,但有可能在其他的方面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强,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全面分析,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极为微小的进步或长处,我们均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他们的优点、闪光点来鼓励他们,表现出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并且尽可能的提供他们施展才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真正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与“后进生”“交心”、“知心”

现在的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成长烦恼会伴着而来;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剧、沉重的学习负担,“后进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亟需老师来帮助解决;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知道“后进生”真正的看法和认识。 蹲下来与他们谈话,与他们平等相处,与他们朋友般的交换彼此的看法和意见,让双方明晓共同点和差异性,求同存异,相互理解。

加强与“后进生”沟通,就是要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把“后进生”的心当作自己的心,或者说真正的走进“后进生”心里面去,体察他们的痛苦与欢乐,了解他们的日常心里感受和变化,这叫知心。要做到知心,就必须深入他们,真诚和他们沟通。班主任放下老师的身份,变得随和、温和、平易近人,让“后进生”感觉班主任易于靠近。这自然就需要班主任与他们沟通过程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不要吝啬对“后进生”的鼓励与表扬

鼓励与表扬对“后进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在充满鼓励与表扬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其胸怀必将是宽广的、宽容的、豁达的。而相反,一个在严厉的充满批评与谴责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其胸怀必定是狭窄的、孤傲的、忧郁的。班主任面对“后进生”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表扬,并且尽可能在公开的场合表扬与鼓励。对于“后进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要及时地表示祝贺,这正是他所期待的。获到祝福的人的心理感受是幸福的,表情是微笑的,生活是美好的。

五、学会欣赏“后进生”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后进生”,赏识尤为重要。我们要将“后进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他们。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欣赏他们,信任和鼓励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珍惜,紧紧抓住,给以最多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尽量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对他们的行为上的反复,给以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尽心尽责地面对每一位“后进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没有不能感动的“后进生”。感动是最好的动力,“后进生”一旦非常感激老师,就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

六、因材施教,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

对于“后进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首先,我们建立“后进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应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使其特长、爱好和兴趣,能得之发挥,从而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教育,诱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