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经验谈

2012-11-26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广大中小学校对德育工作普遍很重视,但在实践中又很难取得实效。原因何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新时期中学生德育工作。

一、德育目标切忌“空”

从德育工作目标而言,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工作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过于完美化。例如,总有一些人以“做人类的阶梯,为人类进步而努力”作为孩子们的目标,这些过于空泛的口号会使学生无所是从,反而使学生不知道每天该怎么做。还有许多教师都向学生提出成人式的要求,造成学生基础性的、应该做到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容易形成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现象,造成学生知行脱离。

因此,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学校德育目标必须分层次,一是必需的层次,二是基础的层次,三是弘扬的层次,四是追求的层次。我们的德育只有遵循科学的层次目标体系,才能逐步落到实处从德育内容来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实施抓落实

就德育方法来说,一些教师的德育活动往往局限在照搬教材和形式化的活动上,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无法触及学生丰富多彩而又异常敏感的心灵世界。墙上的标语永远不如身边的言传身教有效果。另外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往往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是被管束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我们习惯于把大量的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德育工作。

要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榜样。在我们的德育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用英雄去影响学生,用学生家乡、学校中亲切感人的榜样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对待英雄,用英雄的高尚德行感化学生。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许多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生会把“代换”为书中主角,会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并在心灵深处产生撞击。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