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教材是备课的根源

2012-11-23

1.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教材里的习题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安排在各个小节后的“练习”,主要是围绕新课内容、突出说明新概念的实质和直接应用新知识进行解答的基本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切实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初步获得运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主要是在课堂练习用。第二种是单元后的“习题”,是在进行了若干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供课内、外作业用。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题并形成一定的技巧。它比“练习”复杂些,更能体现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应用。第三种是每章末的“复习题”,其内容比“习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富有变化,带有一定的灵活性、技巧性。这种题目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备课中在演算这三种不同种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各题的具体要求、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技巧以及解题的格式,要分析哪些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哪些需要提示,哪些应作为例题讲解示范,对以上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2.明确习题的重点。教师在演算习题的时候,要注意区别哪些习题是主要的,哪些习题是次要的,以便在进行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时,掌握习题的重点,让学生集中精力围绕重点知识和技能去练。

3.衡量习题的份量。习题的份量适当与否对能不能达到练习目的有很大关系,份量的多少,教师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解题能力的强弱等来决定。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量太少,这样达不到练习的目的;二是量太大,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影响学生健康的发展。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弄清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地确立教学目的,备好习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去编写教案,这样的教案方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切实可行的知道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