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2012-11-13

1.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了应试教育中的“一刀切”现象,发展学生的特长和运动能力,实践证明,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取代单纯的知识教育、单纯的技术教育和单纯的体育教育的改革思路,学生已从中受益。[2]

2.考试标准,由学生根据个人(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制订,体现了个体差异,并且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锻炼能很快达到,使学生看到成绩的提高。

3.课堂气氛融洽,教师辅导次数增多,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4.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日渐显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走出困境,创造一种全新、充满活力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5.实验组通过体育课“套餐和自助餐”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术,对某一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自觉的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3]

6.每周2-3次(1-2h)的体育活动参与率,不仅影响体育教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而且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保持和提高,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7.突破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选编教学内容的束缚,着重地发展个性、强身健体、发展能力、培养习惯、增强体育素养的内容落到实处。

三、小结

人的素质提高应是全方位的提高,身体是知识的载体,身体素质是未来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体育应当抓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机遇,始终不渝地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把终身体育的理念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把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形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3] 张铁雄.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3):31.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