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设计正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在认知及情感领域的这种内隐无意识加工,它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11]。这种隐性课程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载体的影响。同时,由于无意识迁移具有非定向性,其迁移范围广,利于实现跨领域迁移,因而隐性课程设计可将德育、智育、美育等融为一体,于潜移默化之中益智、染情和添趣,教育和改造人,提高了教学效益。因此,可通过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来充分发挥内隐无意识加工的优越性。
(四)对传统学绩评价与测量理论的思考
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使“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把表达思想不清楚的天才与表达思想清楚的白痴区分开来——表现为前者通过运算和结论,显示出对科学的深刻体会,但不大能够‘说出它是怎样的’;后者看上去充满恰当的词汇,却没有相应能力去利用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观念……”[8];亦即好的教育工作者凭籍其多年教学经验很快会对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做出判断。但借助于正式的测验却往往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则很难测出,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却又确实存在,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对这种加工能力的测量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理解与因材施教,因为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优劣的标签,而是为了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多方位、多侧面地进行综合培养。
经典的测验理论在整个测验的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有研究表明,相同数目的正确反应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反应模式的结果,而这种反应模式的差异恰恰反映出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现代测量理论中的潜特征理论及其发展即项目反应理论则力图克服这一缺点,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测量结果与那些不可直接观察测定的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那么,能否借鉴内隐记忆研究中的一些测量措施,比如Jacoby的排除与包含测验等认知实验方法,在教学领域中更进一步测量学生内隐加工能力的强弱也就成为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3,(3).
[2] 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 司继伟.论问题解决的内隐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4] 侯伟康,秦启庚.汉字特征内隐学习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6).
[5] 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0,(1).
[6] 张晓明,于莉莉.脑外伤患者内隐记忆康复护理可行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6,(5).
[7] 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张爱卿.放射智慧之光——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9] 品川嘉也.揭开记忆的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10] 耿海燕,朱滢.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1).
[11] 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