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怎样培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012-11-1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单纯局限于课堂,而在于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课内外同时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在发展创造思维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比如:在《纸的种类》一课中,我在介绍纸的类型时,讲到牛粪纸,学生都笑了,他们很好奇。什么是牛粪纸?它是什么样的?它用来干什么的?制造它的原料是什么?这些问题统统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自己找答案,并要求在下次上课时能带样品来。(提示:可去图书馆查参考资料,也可上网,还可去市场上调查等)。结果,第二个星期的劳技课有很多学生真带来了样品,而且都很准确的很有成就感回答了这些问题。从中学生亦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让他们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和充实意义。怀海特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让他们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四:鼓励大胆联想,培养创新精神。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伟大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它要求教育者采用启发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变定势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帮助他们认清概念和规律的特点,使他们建立起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心,从而尽量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纸浮雕设计》一节的教学,蛇腹折和刀刻是关键。课上,我重点教完蛇腹折后,刀刻的部分仅仅画了线,要求学生根据画的线刻出来。有个学生可能没注意刻错了,我没叫她停下来,等刻完时发现错了,很害怕,但做出一个非常漂亮的柱体作品。这时,我没因她未完成练习而责备他,相反还表扬了她,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指出以后课上应该力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更好的作品,老师希望以后每次进课堂时总能见到象今天这样富于创意的作品。学生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教育六解放原则: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知识的眼界,获取丰富的知识;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消化所学的知识,学自己渴望学到的知识,干自己高兴干的事。这大概就是创新教育的最好诠释。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