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在劳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2-11-12

2)认真讨论 讨论分为课内、课外讨论。它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传统观念、守旧、盲目迷信权威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讨论中要热情激励学生的好问、好说、敢做、敢为的个性,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云亦云”是不会培养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的;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否定自己一向认为“是”的事物;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不要害怕学生否定自己;要允许同老师争辩“唱对台戏”;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行家“权威”的定论,不怕被定为“谬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让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发问,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引发创新思维,包括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实验及验证的方法来探索、解决问题,以增长才干,培养创新能力。常用的讨论方有案例式等等方式。

3)认真复习 复习内容不能是教材的重复和翻版(即使是重点且扼要的重复也不能称为复习)。好的复习应是对已学内容的分析与综合、提炼与补充,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人认识事物离不开纵横观,“横”就是比较、辨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到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质的不同,认识事物的特殊矛盾;“纵”就是找联系,清脉络,使其在空间时间上纳入科学的体系,使主干清晰、枝蔓有序。教师要在复习中应当引导学生做比较、辨异同、找联系、清脉络,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光华。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劳技教育的内容及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使他们开阔思路,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具体方法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复习方式,如有提纲式、列表式、分解式、对比式、讨论式、问答式、抢答式、演示式以及总结式等等。

4)加强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继续与深化,是实验、实习、课堂设计等实验性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实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还是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的有效途径。辅导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自学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难或促进学生学习深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答疑时如果“有问即答”、“不问自答”与“问一答二”都是无益的。教师在辅导中的责任应是启发思路、指点方法、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机会。要“多设跑道”因材施教,辅导时要注意层次性,对能力低的应该注意思维的基本训练和培养,对能力高的则应加大难度,以注意培养其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冒尖”。即要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

认真布置作业或练习 作业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布置的作业中应目的明确、循序渐进、高难适当、多少适量、典型代表性、形式多样性、实践教育性、功能综合性、探索创造性、反馈及时性。增加阐述性、分析性和论述性题目。作业的批改一般不要太详细批改,也可以师生同批,这样可以引起争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练习及操作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注意鼓励学生在解题中运用各种方法,自编自解,注意知识和经验的重新组合和运用。

重视实习训练和实验操作 动手实习操作训练是劳技教育中,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由老师为学生做好一切准备的做法,要放开手脚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操作,让她们亲自品尝一下李子的滋味。如开展设计性、探索性的实验操作,以增加学生自己创造性设计的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分析、判断、处理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亲自动手排除、处理仪器设备的故障,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和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法。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启发性的“点拨”。注意不要让学生“照方抓药”,不动脑筋,这种做法是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的。让学生大胆的搞一些试验性、创造性的课题。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发挥独特见解和创造精神。

认真考核或考试 考核或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评定学习成绩优、良、好、差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来巩固知识,同时还起到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引导学生向创造型和开拓型发展的活动。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如何把考试从单纯考记忆、考模仿的形式转移到考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即提高其分析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上来。本着“出活题”、考能力的原则,命题应富有灵活性、综合性和启发性。不要把答案作为“唯一”的考题,考题应给学生有发挥余地,只要“立论有据”,有一定见解的就给予肯定。那种“高分低能”靠“背功”的考试方法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应予防止。

总之,在劳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给他们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偏科是客观存在的,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讲,这是诱发其创新能力的一种良机;要善于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人的想象活动总是充满创造性的,即使是再造想象也同样包含着人的创新精神,想象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契机,善于想象往往是创造的前提;“幻想”是人们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活

动,培养学生大胆地去思维问题,不要只知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要重视学生的“异想天开”的想象力,积极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充分发挥其学生的创造能力,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