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德育贴近生活有哪些基本途径

2012-11-06

德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党团基本知识、形势与政策、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法纪与公民意识、学风与校风、创新精神与竞争观念、美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对于这些理论教育的内容,我们应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应尽可能让这些理论内容贴近生活,并融化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去,从而使德育的内容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众所周知,道德是为人而设的,道德之所以为道,应该是大众所知之道,所好之道,所乐之道。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命令或要求的依据应是大众所熟习或为大众所认可的。德育要达到此目的,德育的内容就应顾及学生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其内容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德育的内容应取之于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个体。要让学生在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调动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较好地促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

实践表明,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更要解决人生困惑和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贴近生活理应成为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学校的德育只有深入到学生实际中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就是要求德育要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全过程。学生在课堂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课余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混杂在一起,我们应创设一个具有自由发展的、有秩序的、愉快的、充满生机的道德教育环境,从自己说起,从身边说起,从生活说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德育工作融入生活

传统教育主张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对教育的这种定位,使得人们总是把社会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向受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需要传授已有的知识和文化,以社会行为准则来规范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作为人的真实存在,强调的是一种共性教育,没能尊重人的个性需要,完全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课堂或办公室,没有能够沉下去,深入到学生的宿舍,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没有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结果是精力投入很大,效果却不很令人满意。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住宿呈现出分散化、多样化的特点。有住校内公寓的,也有住校外公寓的,有住自家或亲戚家的,也有自己租借民房居住的,有两三人住一间的,也有七八人住一间的,出现了同一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的学生住宿地点分散各地、住宿状况千差万别的现象。现在,同一宿舍的同学不是同一学校、同一院(系)、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已不为新鲜,加上学分制的推进,班级单位概念淡化,单纯依靠原有的以班级、院(系)为单位的德育工作运行系统难以运转。德育工作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学校应根据高校改革的需要,及时把德育工作系统的重心下移,使德育工作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生活时间、衣食住行,并在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接受道德教育、加强个人修养作为学生自己生存、生活的形式,主动地、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丰满个体人生。

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要求德育工作者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熏陶学生,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去感染、影响学生。大量的事实表明,德育工作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并在实际生活中教给学生获得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与技能,才能使学生获得人生价值的超越和升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才会后继有人。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