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

2012-11-05

(三) 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出现的催化剂

首先,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马克思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5]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往往用本利益集团的道德评价标准来衡量道德行为,当该道德行为与评价主体所持的评价标准不一致时,就出现了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或他人道德评价标准的冲突,形成道德知行冲突。同时社会变革又让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致使传统的道德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调适和生长点,一些旧的道德规范失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的约束作用,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就导致新旧社会体制和道德观念的摩擦较多,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主体迷失倾向”,“知行不一”便有了产生的温床。其次,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已有的道德产生强烈的冲击。校园的围墙阻隔不断与社会的联系,大学生也不可能在纯净的真空中独自生活、成长。社会性的腐败现象,也在残害着大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一部分大学生从当初对腐败的震怒、痛恨,已转为后来的无奈、感慨,继而麻木、漠然,接着便是附和、苟同。于是,即使学校的德育再精彩,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子们也无法抵御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形成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再次,网络发展的双重影响。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网络的发展致使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与社会责任感弱化,道德冲突和道德价值取向错位,影响和冲击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致使德育知行统一的目标难以实现。

(四) “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主体自身原因

首先,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是他们道德知行分离的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和经历决定了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中缺乏应有的定向功能从而使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易变、无序的特性。其次,部分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目前大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和学习要求只是教育者们的预设和安排,导致部分学生的道德学习与自身的道德需求之间的脱节,进而引起了大学生道德学习动机的多样化,也就很难考虑社会实践的真正需要。再次,部分大学生残缺的心理素养。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是知、情、意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起动力的作用。道德意志则直接决定着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它是道德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决定性机制。现实的问题是,部分学生不仅缺乏道德意志的锤炼,而且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的培养,造成了他们的道德心理素养的残缺。正是这种残缺的心理素养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他们在道德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道德追求,使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最后,部分学生存在盲目的媚俗心态。道德实践的主体必须具有接受、认同、吸收、内化道德规范与道德知识的能力。然而,部分大学生中缺乏主见和道德辨别力,存在着盲目讨好和迎合世俗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们完全有可能迷失心智,丧失道德意志力,有德而不能行德。事实上,它也确实是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公德心缺失、见怪不怪、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玩恋爱游戏等“知行脱节”现象的一个主要心理原因。

三、 实现知行统一是提高对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对策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该落实在学生个体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既要着[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更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锻炼和深化,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一) 推进高校德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德育具有时代性。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倘如德育的内容正好与受教育者的道德期望一致,那么就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融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按照要求正确地进行德育实践。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 创新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

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理性化的道德认知导向要转化个体内在的心性价值信仰,除了要求道德内容折射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外,还取决于道德教化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道德主体的心灵共鸣。因此,切中个体自由的心性价值世界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于道德教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6]我们只有注意研究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选定最佳的方法开展工作,才能完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首先,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的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德育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创建新阵地,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多方联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课堂,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化解矛盾,消除障碍,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合的德育系统,三方加强联系,形成联动,达到德育过程的优化。同时,改变德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建立起把德育发展到班级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校内外各组织指导,全社会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各种德育网络纵横交错的德育模式。

(三) 努力拓展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