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关键因素探讨

2012-11-05

投资机构:通过资金投入和合理地参与管理,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帮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产业化技术,然后再售出股份或最终从企业效益中获利。

从上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出发,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实用模式:直接技术转让和使用许可;企业出资进行合作开发;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高校以技术入股与企业合资合作;通过高校技术中介孵化后与企业共同组建高科技实体;直接成立校办企业;国家创办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倡导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倡导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倡导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3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因素很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没有以市场导向、共同的利益为驱动,造成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成果走入“先进→落后→淘汰→重新研究”的命运怪圈。

另外,由于科研开发规律与产业经济规律间的矛盾,科研工作者不问经济效益,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致力于创新活动,科研成果大多只能走到鉴定就宣告结题,然后再度进入“申请经费→科研→鉴定”的循环。企业在原有产品中发展,难以推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期盼高新技术产品却寻路无门。而在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实施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承担市场风险、生存压力,或因信息渠道不畅或因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原因,很难找到适合的产品进行开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如何交差,并不真正关心产品。企业关心产品,但是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的产品。二是信息不通畅。现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基本上是个别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个人努力的结果。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最佳搭配,或者由于时间的浪费而失去市场商机。三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4 结论和建议

(1)加强信息沟通,兼顾各方利益,不拘一格转化科技成果。不同特点的科技成果,由于适用的领域和具体的合作者不同,转化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应该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以技术转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鼓励社会多种投资主体发挥作用,并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2)成果供需双方的全方位合作思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成功并可持续,就必须站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高度上。只有企业能有效地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才能有意识和能力进行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的投入,才能保持持续的技术进步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是向企业提供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为企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服务,强化学习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3)高校要通过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加强集成单项技术能力,提高技术成熟度。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高校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

(4)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其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要注重和技术需求方或潜在技术需求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地沟通和交流,注意把研发人员、技术需求者以及投资机构、社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都吸引到统一的平台中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估、检测、包装和推广。

(5)以中试基地和风险投资机制建设为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这需要政府牵头,吸纳企业、高校、市场和技术中介等组织参与并使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相关方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分担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建设。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