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刍议

2012-11-05

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研究生必须全面发展。这里,提出的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深刻涵义的命题。相对一般人而言,研究生本来就是高素质的人才,拥有诸多的优良素质,但是基于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研究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即研究生素质应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成为大浪里的弄潮儿,时代的精英,社会的骄子。概括起来,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风道德的建设和后继发展的延续。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

3.1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对于研究生来说,创新亦是能力的重要体现。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又不同于硕士研究生,三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能力的强弱上。作硕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学位论文时,都要求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某种观点、方法的创新点。

创新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跃迁。根据物理知识,电子的跃迁需要一定的能量积蓄。而研究生创新能力亦是其积累能力的体现。只有各方面的能力到了一定的高度,思想的火花才可能在适当的时刻闪耀,从而形成创新。创新不是对已有知识的抛弃,而是一种扬弃与升华。像水库的水,蓄到一定高度才有势能一样,只有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具备创新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是最有实力实现创新的人群。

3.2 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时代新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高中就实行了文理分科。在应试教育下,这种文理分科是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相当的弊端的。这种分科的负面影响,到了研究生阶段就更为突出了。学文的研究生不懂简单的机械原理、电路常识;学理的研究生不知传统的中国文化、历史人文。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研究生毕竟只是人群中的少数,而且都是在一轮轮考试中胜出的佼佼者。因此,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是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而实际上,当前的一些研究生对知识的缺乏都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研究生素质需要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迫切的任务。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也要求研究生调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3.3 学风道德的建设

严谨求实是做学问必须具有的严肃态度。研究生作为年青一代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更应该在开始科研的初期,就树立端正的学风态度。

研究生的道德建设需要个人、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个人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深化科学研究精神意识;社会要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要实现柔性管理,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的学风道德建设终将完善。

3.4 后续发展的延续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在面临社会时,常会遭遇所学的用不上,所用的非所学的困惑。知识的快速更新,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研究生要适应这种社会选择,就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

研究生的科研生活不是终止于毕业,而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开始于毕业,因为从毕业这里,踏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不考虑研究生毕业后的后续发展的延续。后续发展是基于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但并不局限于此。工作后的机遇,也是研究生后续发展的相关因素。无论怎样,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加强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必将对其后续发展产生相当的推动作用。

4 研究生教育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上面各节的分析中,详细论述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重要性。以教学两方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队伍多元化、结构层次化、学位标准化、学术个性化、道德制度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风道德的建设、后继发展的延续。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响应时代的需求,为求更高更快的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也必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2002(6)

威廉希尔app  教育学论文栏目